本帖最后由 wangyan1 于 2016-9-30 10:39 编辑
近日,有关棉花市场的调控政策密集出台:首先是储备棉轮出政策初步明朗,时间推迟至4月中下旬;其次是2016年棉花目标价格确定为18600元/吨,较上年减少500元/吨。对于这两个政策的影响,我们认为,储备棉轮出时间推迟阶段性支撑棉价。同时,目标价格降低虽然不利于棉花种植,但是巨量储备库存可以弥补供需缺口甚至使供需结构发生逆转。因此,对于后期棉价走势,我们认为,棉价将阶段性走强,但长线依然不看涨。 一、储备棉轮出政策初步明朗 在3月17日召开的中国棉花协会三届三次理事会上及3月18日举办的2016’CNCE棉业发展年会上,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储备棉轮出时间初步计划推迟至4月中下旬启动,轮出总量有限制,对每天挂牌量适当控制。轮出标的尽可能增加相对高品质棉花,比如优先安排进口棉轮出。 此政策对于市场的影响,我们认为将阶段性支撑棉价,但长期看,储备棉轮出将增加市场上的棉花供应量,棉价依然承受较大的向下压力。具体分析如下: 2016年3月过后,市场上关于储备棉轮出的传闻此起彼伏,前后出现多个版本,其中,传播范围最广的一个版本是:储备棉将于4月初投放。纺织企业在储备棉即将轮出的预期下,采购棉花极为谨慎,坚持随用随买的策略,棉花库存保持在较低水平。 但近日,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储备棉轮出时间初步计划定在4月中下旬,晚于市场预期。从市场流通角度出发,之前由于纺织企业静待储备棉出库,原料棉花的库存水平较低。目前储备棉轮出初步明朗,时间推迟,纺织企业需要从市场上多采购至少半个月的用量来满足生产需求。 从目前棉花企业的销售情况看,全国棉花消费量刚刚过半,一个月过后储备棉即将出库,留给棉花加工经营企业销售棉花的时间并不多。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加快棉花销售,棉花价格提价空间有限。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纺织企业阶段性补库将支撑现货市场棉花价格,但棉花价格难以出现大幅上涨的情况。 二、目标价格下降进一步降低植棉意愿 发改委公布:2016年国家继续在新疆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综合考虑棉花市场供求、生产成本收益等因素,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2016年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水平为每吨18600元。 该目标价格较2015年减少500元/吨,初步核算,相当于每公斤籽棉价格降低0.2元/公斤。以2016年新疆地区平均籽棉单产250公斤/亩推算,相当于种棉收益减少50元/亩。以2015年新疆棉农获得的籽棉总销售价格7元/公斤(市场销售价格+目标价格补贴)推算,相当于损失掉大约7公斤籽棉的收益。 那目标价格降低对2016年的棉农种植意愿有何影响?目标价格降低导致的收益损失只有通过增加单产才能弥补,考虑到棉花种植过程中,在灌溉、地膜、机械作业等固定费用不会随籽棉产量降低而减少,实际的损失需要高于7公斤的籽棉产量才能弥补。换句话说,在2015基本保本或略有盈利的棉田,如果单产没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则转种其他农产品的可能性更大。这也符合新疆目标价格改革的初衷:将棉花种植向优势产区转移,向宜棉区转移,退出低产田、非宜棉区的种植。该政策也符合农业去库存化改革的精神,通过目标价格的调整,引导棉农降低棉花种植,保证去库存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目标价格下降,对于产量处于盈亏平衡点的棉田影响明显,该区域的种棉意愿将进一步下滑。但由于中国巨量储备棉的存在,能弥补2016/17年度棉花供需缺口,甚至使供需格局发生逆转。因此,2016年目标价格降低对新年度棉花价格的提振作用难以得到体现,去库存化依然是未来棉价走势的主导因素。 王燕 中信期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