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豆粕出现回调,但我们预期进一步回调的可能性不大,进入震荡走强阶段的可能性较大。虽然面临5-7月份大豆的集中到港,但油厂目前的豆粕库存无太大压力,且成本的提高,使油厂挺价心理较强。美豆方面也有多方利好支撑,阿根廷大豆减产、拉尼娜的炒作、美国豆粕现货市场偏紧及基金多头的增加,这些都支撑CBOT美豆继续走强。我们有理由预期美豆和国内豆粕进一两年的大方向都将是上涨的,过程也肯定会有反复,但趋势是明显的。接下来主要对供需大方向的变化进行分析。 【大豆供应减少】 关于大豆供应减少,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已知的减少和未知的减少。已知的减少主要说的是南美大豆的减产,未知的减少则是可能出现的拉尼娜现象对新季大豆产量的不利影响。 首先是南美大豆的减产。4月份阿根廷出现的持续强降雨,连续的强降雨给阿根廷很多地区带来了洪涝灾害,约1/3的作物受到洪涝的影响,而这段时间正值阿根廷大豆的收割期。雨水浸泡农田,收割工作无法进行,致使大量的大豆作物遭受减产危机并且增加了感染病害的概率。阿根廷大豆的减产数据预期由300万吨一直增加到900万吨。最新的数据来自阿根廷国家气候及水利研究所首席分析师Stella Carball,他预计阿根廷本年度大豆将减产15%-16%。有分析机构也对巴西大豆产量进行了少量的下调。关注5月10日USDA供需报告对大豆产量的调整。 对于未知的减少,主要是拉尼娜对新季大豆生长的不利影响。目前来看,此次厄尔尼诺已经接近尾声,结束后出现拉尼娜现象的概率超过50%。拉尼娜通常会给太平洋西岸带来过多的降雨,给太平洋东岸带来干旱,干旱会带来大豆的减产,而且有可能会连续影响北美和南美。2011/2012年度拉尼娜期间,豆类品种因为减产走出了一波小牛市。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下属的气候预测中心4月14日发布预警称,7-9月发生拉尼娜的概率为60%,到今年冬季会上升至70%。拉尼娜一般要持续一到两个月才能给土壤造成比较严重的干旱,若拉尼娜到来前美豆种植区土壤墒情保持良好,水分充足,则拉尼娜的影响程度将会降低;若前期土壤墒情不好,拉尼娜将严重影响美豆产量。如果拉尼娜发生的较晚,即便美豆可以幸免,南美大豆也会受影响。总体来说,2016/17年度的大豆情况将有别于过去三个年度,减产发生的概率非常大。 【豆粕需求长期向好】 2013年下半年开始,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都出现快速下滑,且下降速度和幅度都相当大,致使养殖散户不得不退出市场,虽然2015年下半年猪肉价格就开始飙升,但存栏量仍一直创新低,并在2016年2月份降到了阶段最低,3月份才开始企稳,猪肉价格也一直居高不下,猪粮比一度超过10:1。今年情况跟以往的猪周期有所不同,环保法的严苛要求使散户望而却步,不敢也没有足够的资本回到生猪养殖市场,使得存栏量一直得不到恢复,但养殖散户的减少和环保法的执行,带来了生猪养殖的规范化和集中化,产业结构在这3年左右的时间里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各大型养殖企业和县级政府进行合作开展大规模的新型生猪养殖项目,温氏作为生猪养殖行业的龙头,开展了很多养殖一体化项目,我们可以预期,生猪存栏的恢复是长期的、必然的。且中国今年进口种猪数量大幅增加。豆粕未来的需求是相当可期的。 总结 综合来看,豆粕供需由松变紧是近一到两年的基本格局,因此豆粕大方向是看涨的,但是接下来的上涨过程可能会是缓慢的、长期的,中间也会受到宏观经济、政治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免责声明 本报告仅向特定媒体传送,未经招金期货研究院授权许可,任何引用、转载以及向第三方传播的行为均可能承担法律责任。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资料,招金期货研究院力求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据此投资,责任自负。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投资者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