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3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利率市场化 周小川考虑借鉴西方央行“政策利率”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达人勋

14

广播

23

听众

6

好友

Rank: 8Rank: 8

积分
5033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16 17:39: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拆借成本回升拖累中国经济增长的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日前表示“未来可能有所谓央行的政策利率",  正考虑是否给短期政策利率设定一个区间。当利率波动超出区间的上下限时,人行可向金融机构进行注资、抽资。
周小川还表示在利率市场化以后,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将只适用于非商业性的金融机构和政策银行等小范围区域。
去年六月的史上最严重钱荒中,银行间短期借贷成本基准—七天回购利率飙升至10.77%。今年一月,该利率再次冲上6%,  短短8个月间3次突破6%。据彭博社,今天该利率涨至3.15%,仍然高于1.8%的通胀率,100天内波动区间为2011年以来最大。
中国央行开启存款利率自由化进程以及在去年7月放开贷款利率上限,使得用七天回购利率来追踪货币政策(有效性)变得更加困难。彭博社认为,自2001年货币市场利率大幅波动造成股市暴跌以及拖累投资增速下滑以后,周小川就开始考虑建成这样一个体制:一旦实际利率偏离政策利率并超出了一定范围,央行可以通过注资或者筹资进行调节。
曾就职于世界银行的苏格兰皇家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Louis Kuijs告诉彭博:
过去八个月里,中国的利率有时候会上升到非常高,有时候又跌下来,但是没有任何人真正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中国政府缺乏一个可以锁定目标的“锚”。

2013年5年期国债收益率涨了89个基点至4.03%,显示基准借贷成本有所增加。同期,5年期AA级企业债券收益率(较同期国债)溢价增33个基点至0.261%,尽管较2月7日违约风险担忧大增时高达0.34%的溢价有所下滑。
上周六清华大学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在谈及借鉴国际经验时,周小川讲道,在逐步淘汰现行政策利率设定制定之后,中国人民银行将考虑给短期利率设定一个区间,当利率波动超出区间的上下限时,中国人民银行将向金融机构进行注资、抽资(以使利率重归波动范围的中值)。
周在演讲中还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在考虑是否短期政策利率之外,再增加一个中期政策利率。利率市场化以后,中国现行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基准利率只适用于非商业性的金融机构政策银行等小范围区域。
以下为周小川此次演讲的相关内容,摘自经济观察报:
国际上出现了这么多新东西(主要指QE和前瞻性指引工具),中国是如何考虑的?目前,中国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在利率市场化以后,货币政策框架是什么?因为,我们原来也有价格型工具,也时不时使用这样的价格型工具。但是总的来说,价格型工具的使用要比数量型工具更为频繁。这主要与我们的国际收支平衡、数量型对冲的需要有很大关系。与此同时,有人说你过去在用价格型工具的时候,你们主要用的是存款基准利率和贷款基准利率,其中存款利率最核心的是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贷款利率是一年期贷款利率。
在利率市场化以后,这两个基准利率是否还存在?有人说有,有人说没有。因为都已经自由定价,因此这两种说法都没有错。说有的人主要是针对一些非商业性的金融机构、政策性发展银行这类银行中还存在,例如公积金住房的存款和贷款利率,因此有但是范围已经很小。
因此,我们也接受国际上的经验,未来可能有所谓央行的政策利率,并让政策利率起到更大作用。而起作用的前提是,央行向商业银行融资,以此通过融资成本来对商业银行施加影响。传统上,这是一个短期利率。但是也可以考虑此次金融危机后经验,短期利率可能有时候不够有效,由此可以考虑增加一个中期利率。总之,央行给其他金融机构融资的架构。
还有一个可以借鉴的就是,短期利率有一个区间。到了下限后,金融机构就可以向央行融资;到了上限时候,央行会减少这样的融资。而这个中间值就是央行的短期政策利率。我们会向这个方向来发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分享到新浪微博
求知!求职!求交往!我的期货世界,我的期货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每日签到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期货帮    

GMT+8, 2025-5-17 01:46 , Processed in 0.345000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期货帮!

© 2001-2015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期货日报新媒体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3号 豫ICP备13022189号-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