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国际市场:宏观扰动大,需求萎缩,二季度棉价延续震荡盘整 年度供给宽松,期末预计累库。22/23年度,全球棉花产需均减,但产大于需,导致期末库存同比增加,库存消费比同比提高,使得国际棉价中长期承压。 二季度炒作下年度美棉面积下降,但利多有限。本年度全球棉花产量基本确定,二季度将交易新年种植,美棉面积将下降,但天气适宜,美棉可能增产,实际利多有限。 需求持续萎缩,棉价承压。纺服贸易流同比明显萎缩;虽然美国批发商服装开始去库,纺服进口量环比增加,但同比依旧负增长,没有明显改善。因终端需求下滑,美棉、巴西棉出口需求均不及去年同期。全球棉花消费除中国内需外预计延续萎缩。 二季度国际棉价预计震荡盘整。近期宏观因素对国际棉价扰动大,关注美联储政策、海外通胀以及海外经济变化。随着情绪恢复,棉价回归基本面逻辑,相对供应而言,需求更为重要,需求长期疲弱将制约国际棉价在75-85美分/磅附近盘整。 二、国内市场:需求复苏及面积下降或驱动二季度价格重心上抬 本年度国内棉花期末库存预计累积,但库销比可能下滑。22/23年度,中国棉花产需均增,在两种情景假设下,期末库存预计同比增30-80万吨,库存消费比有可能同比下滑。虽然库存累积,但若库存消费比下滑,将利于棉价走强。 二季度市场将交易新年度植棉面积下降。去年新疆籽棉收购价大幅下降而种植成本提高,导致棉农种植收益同比削减,抑制植棉积极性;部分非宜棉区调减棉花种植,部分地区在政策要求下提高小麦等种植作物的比重,挤占植棉面积;内地植棉面积继续下滑;2023年中国植棉面积预计同比下降,预计将利多国内棉价。 内外需分化,外需萎缩、内需复苏,前瞻指标纺织端运行情况较好。今年纺服内需复苏基调不变,这点从1-2月数据得到印证;纺服出口受制于海外高库存以及终端进口需求萎缩而同比持续下滑。前瞻指标纺织端运行情况较好,开机率居历史区间上沿,成品被动去库,居历史区间下沿,企业纺纱利润较好,企业信心恢复。 二季度国内棉价重心存在上抬可能。本年度增产,商业库存去化节点延后,供应增多,棉价承压。随着加工收尾,本年度供应驱动减弱,需求弹性更大,内需持续复苏,二季度交易面积减少,或推动棉价重心上抬。 风险因素:宏观利空、需求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