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7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析师:能源化工] 动力煤结构性过剩是主调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达人勋

0

广播

7

听众

0

好友

Rank: 3Rank: 3

积分
441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10:37: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发表于2013-12-24 《期货日报》 第8

第一篇   动力煤期货上市表现动力煤期货自9月26日上市以来,运行两月有余,整体呈上涨行情。上市首日520元/吨的挂盘基准价低于当时的现货价,加上投资者看好未来市场需求,主力合约TC401一路上行,最高达567.8元/吨,上市两周涨幅超过5%,领先于现货市场。此后因提前透支了利好因素盘面持续在560元/吨上下徘徊。11月中旬随着现货煤价加速上涨,主力合约TC405价格不断创出新高,最高达600.4元/吨,投资资金逐渐介入,成交渐趋活跃。截止12月20日,动力煤期货总成交819万手,日均14.4万手。市场结构仍有待进一步完善。预计首次交割将在TC401合约到期时,市场经历过一次完整的交割流程后,产业客户观望情绪有望打消,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将得以更好的发挥。第二篇   产能集中释放,煤炭供应结构性过剩近年煤炭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累积大量产能。“十五”期间,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2253亿元,年均450.6亿元。“十一五”期间,相关投资猛增至12489.7亿元,年均投资2497.94亿元,是“十五”时期年均投资的五倍,年均投资超过了“十五”期间的总和。进入“十二五”期间,这一数据再次翻番,2011年、2012年分别为4907亿元、5286亿元,是“十一五”时期年均投资的两倍。直至今年上半年,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成了采矿业中唯一同比下降的行业,但即便如此,也高达2049亿元。也就是说,从“十五”至今,煤炭采选业累计投资达2.7万亿元。大幅度快速增长的投资,形成了大量新增产能,陆续进入投产期。近三年年均新增煤炭产能都在4亿吨左右, 2010年新增煤炭产能3.9亿吨, 2011年新增煤炭产能4.1亿吨,2012年新增煤炭产能近4亿吨。产能充裕导致煤炭业市场格局结构性过剩,在需求相对平稳的情况下,价格被挤压成为必然,这也是2011年底以来煤炭价格持续下跌的根源所在。
因需求增长乏力,今年前三季度煤炭产量同比下降,直到10月份才恢复到正增长。从2012年5月以来,我国煤炭产量增幅开始下降,今年1-9月产量增幅均为负增长,10月版随着经济回暖,全国煤炭产量32000万吨,同比增加500万吨,增长1.59%。1-10月全国煤炭产量累计完成308586万吨,同比减1000万吨,下降0.32%。其中国有重点煤矿产量累计完成169476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7%,远高于全国产量增速,随着落后小煤矿关停退出市场,产能进一步向重点煤炭企业集中。

第三篇   煤炭需求增速放缓 制约煤炭价格“十一五”期间我国煤炭消费量随着宏观经济发展持续高速增长。2003-2011年煤炭消费年均增长8.4%。近两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减缓,煤炭消费增速也大幅降低。去年全国煤炭消费增长2.5%。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煤炭消费30.1亿吨,同比增长2.6%,增速同比回落0.2个百分点,比2011年同期回落7.7个百分点。
(一)电力需求稳步增长、增速温和(二)水泥产量增速回升、玻璃产量实现两位数增长(三)化工行业平稳增长(四)冶金业耗煤难以增长
  
第四篇   电厂库存难以继续增加 对煤价持续带动作用减弱2013年煤矿库存持续高位徘徊,除一、二月相对偏低外,全年基本保持在4300万吨上下,随着煤炭产业结构的转变,定价中枢下移,产区库存对价格影响力逐渐较弱。电厂库存方面一直以安全生产为前提,变化相对刚性,投资性采购不多。通常电厂主动去库存化不明显,今年全年大部分时段存煤天数中轴为20-25天。夏季以来情况稍有不同,随着煤炭价格趋弱,电厂议价能力增强,经历了夏季用煤高峰后库存快速下降,后期补库不足,导致7月以来库存量持续偏低,至8月底重点电厂库存仅为6350万吨,可用天数15天,低于平均水平,但仍处于安全生产线以上。10月、11月连续两个月的采购使得企业库存恢复到8200万吨,可用天数22天。长期来看电厂出于资金、库容考虑,持续增加库存的动能不足。因而可以推论电厂集中采购导致的价格上涨因素已经在今年第三季度展示殆尽,预计后期企业库存以刚需为主,增幅不大,对于价格的持续带动作用在减弱。
北方

第五篇   进口煤将持续占据东南沿海市场2008年以前我国煤炭出口量大于进口量,2009年进口13187万吨,成为净进口国,比上一年增加了9146万吨,净进口10947万吨,以后逐年增加,2012年净进口27923万吨,成为世界第一大煤炭进口国。澳大利亚BJ煤炭价格从年初至今跌幅超过9%,价格优势刺激了进口。今年1-11月我国煤炭累计进口2.9亿吨,同比增长15.1%,增速仍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2013年1-11月我国累计出口煤炭694万吨,较去年同期累计减少152万吨,累计同比下降18%。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由于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全球煤炭市场供大于求。加上近几年美国大规模开发页岩气,改变了能源格局,压低了天然气市场价格,价格相对低廉的天然气大量替代煤炭发电,由于燃煤电厂关闭,电煤需求相应减少。2012年美国煤炭消费8.1亿吨,比上年减少1.02亿吨,降幅11.2%。由于美国本土煤炭消费减少,生产的煤炭大量转向出口。2012年美国出口煤炭1.14亿吨,比上年增加17.2%,创出了30 年来煤炭出口新纪录。美国的煤炭出口很多流向了亚洲市场,同时也迫使原来出口到美国的哥伦比亚、南非、加拿大等国的煤炭也转向出口亚洲,导致亚洲煤炭市场资源宽裕。3亿吨的进口量占我国煤炭总体供应量的7.5%左右,看似占比不大,但因其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而该地区煤炭消费量在10亿吨左右,3亿吨的进口量已经占据了该市场的30%,广东省进口煤已占全省煤炭消费量的40%。南方地区部分电厂对印尼的低变质煤已经较为适应,配煤燃煤方法已经掌握,甚至锅炉已进行配套改造,这将为进口煤长期占据南方市场预留了空间。目前进口煤的影响还波及到了山东、河南、河北和东北地区,并通过长江水道以“海进江”方式,大量涌入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内陆市场。2014年煤炭进口量仍将保持高位,但因国内环保政策等因素,预计进口增幅将有所回落。中国进口煤5500大卡会长期以77美元/吨为中心,正负5美元之间,进口量3.3亿吨左右。

第六篇    后市展望经济复苏乏力消费低迷导致今年煤价持续下跌,环渤海地区发热量5500大卡动力煤的综合平均价格由年初633元/吨跌到9月底的530元/吨,跌幅达16%。从10月16日开始止跌反弹,截止12月17日该指数报收622元/吨,至此已经连续10周上涨,累计上涨了92元/吨、涨幅为17.4%。冬季取暖用煤增加、电厂补库外,需求并无根本性改变,短期上涨只是以时间换空间,透支未来涨幅。煤炭行业的根本是结构性过剩。“十二五”期间投放的产能仍需要较长时间来消化,需求平稳与供应过剩的矛盾长期存在,煤价下行周期远未结束。煤炭行业逐渐进入成熟期,淘汰落后产能和企业间并购重组将变得频繁,产能进一步集中。议价体系方面煤价中枢中长期下移,煤矿在产业链上地位弱化,电厂议价能力增强,出于资金及库容考虑,加上对煤价弱势运行的预期,电厂库存将以安全生产为限,采购节奏放缓、渠道多元,今年9月以来集中补库带来的价格快速上行局面将不会重现,价格将继续寻找成本支撑。动力煤需求的核心是电力,电力的核心是第二产业。2014年我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形势依然充满诸多变数,第二产业增速并不乐观。经过了今年第四季度的补涨行情,市场已经提前透支了各种利好因素,明年夏季采购旺季来临之前煤价仍将以回落为主,保守估计现货煤价将下行到530元/吨。动力煤期货将率先回落,煤炭生产、贸易企业可通过期货市场远月合约卖出保值。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分享到新浪微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每日签到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期货帮    

GMT+8, 2025-5-22 01:24 , Processed in 0.421200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期货帮!

© 2001-2015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期货日报新媒体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3号 豫ICP备13022189号-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