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体来看,2017年棉花市场在冲高后承压回落的概率较大。判断依据:①、全球棉花连续去库存后压力减小,市场有反弹回升诉求,故而促成2016年棉市的反弹。②、若刨除中国国储后全球棉花库存及中国棉花库存水平已在近年低位,而青黄不接期按需挤牙膏式的放储模式对市场压力有限,反而有正向反馈市场的作用,这种预期下国内年度产需存有缺口的情况下,市场不排除在2017年抛储前仍存有继续回升的惯性。③、不过棉花的这轮回升整体仍宜定义为反弹,高度整体有限,存在冲高后回落的预期。国内年度产需缺口在与抛储的博弈中,因裁判漫不经心的放水而稍胜一筹,进而将国内棉花价格推高,国际棉花出口优势再度显现,带动国际棉价继续上涨,从而推动主产国棉花种植在2017年继续恢复,随着主产国种植面积的继续恢复,供应压力通过出口向国内疏导,而一旦国外进口有效放量,一是国内供应压力增加,二是之前漫不经心的裁判可能会再度担忧国内库存错过高位释放的机会,则放储力度不排除提高可能,政策动向看,2016年11月下旬发改委便开始放风称2017年棉花抛储将尽量保证供应、将成交率控制在70%以下,国储棉去库存决心可见一斑,所以在内外继续去库存压力下价格注定难以持续走高,冲高后承压回落的预期较大。风险点还是在于抛储政策实际执行情况及新作生长期天气。
2.节奏性来看,①新棉集中上市阶段的11-1月份,外围主产国种植面积恢复及集中上市压力下预计仍有调整之需,支撑位14300。②、之后的2-5月份,市场棉源开始趋紧,再加上对抛储政策的怀疑,市场存在进一步走升机会。不过市场留给棉花上涨的时间可能也就集中于此,因为一旦棉花有效走升,进口将加码,竞争之下国储抛售也将加大力度,进而终将限制高度。③、后随着市场对于2017/18 年度的供需预期在5月份展开、抛储的不断推进增加供应,市场将逐步承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