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发表于《粮油市场报》12月8日B01版,报样见附件
供应快速增加 菜油涨势面临“休整” 特约分析师 赵克山 受油菜籽、菜油进口量下降以及美盘豆油大涨影响,菜油期现货价格在11月下旬迅猛上涨,但进入12月份以来,菜油期现货价格高位滞涨,并出现下调苗头。据监测,截至12月6日,沿海港口菜籽油成交均价为7444元/吨,已经连续数天维持在7400元/吨一线,菜油期货则是连续5个交易日维持高位横盘。
菜籽到港增加油厂开机提高
前期由于油菜籽到港量较少,港口油厂油菜籽库存极低,处于近几年来同期最低水平,大多油厂因原料缺乏而停机,造成港口菜油库存持续下降,菜油价格不断走高。
从11月20日当周以来,随着进口油菜籽到港量不断增加,港口油厂油菜籽库存连续三周上升,从11月13日当周的18.6万吨上升到12月4日当周的37.8万吨。而目前进口油菜籽压榨利润极为丰厚,大多处于400元/吨以上的水平,刺激油厂加大开工率,上周恢复开工的港口油厂达到7家,港口油 厂开工率达到35%,远高于两周前8.67%的开工水平。
上周港口油厂加工油菜籽数量达到7.47万吨,远高于两周前1.77万吨/周的水平。随着油厂压榨量的增加,港口油厂菜油库存也开始逐渐增加,至上周末,两广和福建地区沿海油厂菜油库存为8.05万吨,环比增加0.39万吨,为连续10周下降以来的首次升高。
后期看,进口油菜籽到港量将不断增多,据悉,11月份进口油菜籽到港量为32.5万吨,高于早先预期的29万吨。而根据船期预计,12月份进口油菜籽到港量将达45万吨,远高于早先预期的40万吨水平,为近4个月来最高。
而且由于期货盘面压榨利润丰厚,油厂签订远月进口合同较为积极,部分油厂已经订购了2017年上半年的加工量。
因此,后期油厂开工率提高,压榨菜油数量增加将是大概率事件,菜油供应偏紧的局面将逐步缓解。
拍卖持续进行菜油供应充裕
去年以来,国家去库存态度坚决,一改过去顺价销售的原则,顺应市场价格,加大去库存力度。从2015年12月至今年6月初,拍卖临储菜油累计成交228万吨。从10月12日临储菜油拍卖重启,按每周10万吨左右的频率拍卖,至今已进行9轮,每次均全部成交。
从长期看,临储菜油拍卖出库,使一直悬在市场上方的库存“堰塞湖”成功泄洪,利空靴子全面落地,属于长期利多。但短期看,临储菜油拍卖增加了市场供应量,使今年成为近几年来国内菜油供应最为充裕的一年。 据悉,目前临储菜油尚余150万吨左右,按照每周10万吨左右的节奏拍卖,足以延续到明年3月份。随着时间的推移,前期拍卖成交的临储菜油将陆续出库,市场将面临进口菜油、油菜籽和临储菜油供应增加的双重压力。
短线上涨过快豆油棕油乏力
豆油和棕榈油一向是国内油脂消费占据前两位的油脂品种,对菜油价格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11月下旬豆油价格的快速上涨,主要是受美国环保署重申生物柴油政策的影响。但该政策早在计划之列,只是重新明确,而且新增的生物柴油用量,消耗的豆油仅在30万吨左右,对美豆油整体供需水平影响不大,更多是心理上的作用。而美豆油期货单日暴涨近7%,明显有反应过度之嫌疑。
近期美豆出口风光不再,从上周开始,出口进度放慢,出口检验量从前几周单周250万吨的水平下降到上周的190万吨,跌破200万吨/周大关。而到2017年1月份,巴西大豆将开始上市,预期当月将有700万吨大豆收获,将成为美豆出口的有力竞争,美豆出口一家 独大的局面难再,已处高位的美豆油期货将因美农民的积极套保而低走。
再看棕榈油,由于本币贬值,近期马来西亚棕榈油期货屡见新高,但该国棕榈油供需面并不支持棕榈油大涨。据预计,11月份该国棕榈油产量仅下降2.5%左右,大大低于前期预期,而且由于出口不畅,11月份该国棕榈油库存趋于增加。12月13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局将公布上月该国棕榈油供、销、存数据,届时将对棕榈油走势带来较大影响。
10月份以来,随着消费旺季的来临,菜油、豆油、棕榈油市场日益活跃,呈现出购销两旺的局面。港口豆油、棕榈油、菜油库存均不断低走。一方面反映了港口油厂,特别是菜油加工厂开工率下降的现实,但另一方面是油脂库存从沿海向内地的转移,从生产厂家向流通环节和消费终端的转移,而并非完全地被消费掉。
后期随着流通环节库存累积到一定水平,一旦看跌预期出现,港口油脂销售将停滞,流通环节去库存将再度出现,价格回调在所难免。因此,面对不断走高的菜油价格,油脂经营商应多一份清醒和理性,少一份盲目和冲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