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18.6667px]2016年四季度玻璃策略研究报告 一、基本面分析 (一)、宏观经济方面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8 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 6.3%,增速较 7 月份回升 0.3个百分点,为二季度以来最高水平。三大门类增速 3-7 月份持续分化,采矿业下降,制造业稳定,水电气回升。工业增速的回升主要原因是采矿业增速底部回升。近期 PPI 的回升对上中游原材料企业提振作用显著,以煤炭、钢铁为代表的产能过剩行业短期出现好转。 1-8 月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保持高位,房地产投资持平。采矿业和制造业出清仍未结束,但是下降幅度减弱。民间投资意愿减弱,经济在下滑中寻找底部,1-8 月份增速持平,暂时进入稳定区间。工业投资结构有所优化,传统产业快速出清,服务业相关投资仍然保持较好增速。依托房地产和基建投资拉动的投资增速仍然是今年投资的主旋律,预计 2016 年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趋于稳定,投资增速为 7.9%左右。 央行数据显示,2016年8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1.4%,增速比上月末高1.2个百分点;8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9487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按照今年全年新增贷款 13 万亿估算,今年前 8个月贷款占全年贷款的比例约 69%,与往年基本相当。这说明银行的贷款投放节奏依然有序。新增贷款中,居民按揭贷款仍是主力,低迷的贷款意愿和地方债务置换导致企业中长期贷款负增长。8 月新增社会融资总额 1.47 万亿,比去年同期多3600亿元。在新增贷款方面,随着财政部 PPP 项目的大量推广,基建投资需求依然旺盛。基建贷款在未来几个月仍将是拉动新增贷款的一个潜在动力。在金融数据触底反弹的情况下,央行将会更加坚定的维持中性,近期货币政策难言宽松。 2016 年以来,前两个季度的经济运行整体表现平稳,进入三季度,经济指标先抑后扬,显现结构好转,预计三季度 GDP 同比增速较大概率与前期持平,稳定于 6.7%的水平。经济运行整体稳中偏弱,有效需求疲弱并未得到实质改善,投资与消费的拉动作用仍显疲态,经济增长仍面临下行压力。四季度托底经济仍要看财政政策发力,受汇率压力和通胀预期尚不稳定以及全球货币政策趋向保守的影响,预计货币政策再度总量宽松的可能性不高。 (二)玻璃供需方面 1、玻璃供应状况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8月份平板玻璃产量为51504.4万箱,同比增长2.6%;其中,7、8月份平板玻璃产量分别为6377.1及6200.9万箱,同比增涨幅为6.7%、7%,较上年同期出现回升,较二季度环比则小幅回落。截至9月下旬,全国共有353条浮法玻璃生产线,总产能为12.61亿重量箱;实际正常在产的生产线约241条,生产线开工率为68.27%,在产产能为9.41亿重量箱,较二季度增加0.23亿重量箱,较上年同期增长8.87%,产能利用率为74.61%,在产白玻产能为8.27亿重量箱;浮法玻璃库存为3210万重量箱,较二季度减少168万重量箱,降幅为4.97%,其中白玻库存为2784万重箱,较二季度减少138万重箱,库存呈现季节性回落;随着旺季结束,四季度生产企业库存将面临回升压力。由于二三季度华北、华东地区冷修产线复产逐步增加,预计玻璃产量将趋于回升。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jpg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jpg 2、平板玻璃出口情况 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1-8月平板玻璃累计出口1547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4%,累计出口金额为10.02亿美元,同比增长29.9%。其中,7、8月全国平板玻璃分别出口1920、2380万平方米,与上年同期相比出现增长;出口金额分别为1.23、1.71亿美元,8月份增幅较为显著。 三季度平板玻璃出口量增幅有所扩大,主要受8月份出口增长拉动,受玻璃出口价格上涨影响,出口金额出现较大幅度增长。预计四季度出口有望保持增长。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6.jpg 3、下游需求状况 三季度国内现货市场整体呈强势上扬走势,7、8月份各地市场轮番涨价,9月份涨势放缓,华北、华南地区出现回落。截止到9月26日,中国玻璃综合指数为1067.6,较二季度上涨175.42,涨幅为20%;玻璃价格指数为1078.61,较二季度上涨185.87,涨幅为21%;玻璃市场信心指数为1023.54,较二季度上涨133.61, 涨幅为15%。 由于三季度玻璃现货市场整体上涨幅度较大,进入9月份,华南地区现货市场呈现旺季不旺,生产企业下调价格,华中、华北等地区也陆续下调。同时公路运输新政自9月21日起施行,平均每辆车至少较过去少运6吨玻璃,预计浮法玻璃企业的物流成本增加30%左右,对玻璃生产企业外运玻璃构成一定影响,尤其影响产能较大的华北沙河地区。从季节性需求看,北方地区需求逐步下滑,四季度玻璃现货价格趋于冲高回落。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8.jpg (三)房地产行业 1、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 2016年1-8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438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5.4%,增速比1-7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43076亿元,增长4.8%,增速提高0.3个百分点。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6.9%。 1-8月份,东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35915亿元,同比增长3.3%,增速比1-7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14078亿元,增长10.7%,增速提高0.5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14394亿元,增长5.9%,增速与1-7月份持平。 1-8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70012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6%,增速比1-7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79954万平方米,增长2.9%。房屋新开工面积106834万平方米,增长12.2%,增速回落1.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73563万平方米,增长11.7%。房屋竣工面积50592万平方米,增长19.1%,增速回落2.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竣工面积37239万平方米,增长18.2%。 1-8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292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5%,降幅比1-7月份扩大0.7个百分点;土地成交价款4632亿元,增长7.9%,增速提高0.8个百分点。 2、商品房销售和待售情况 1-8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8745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5%,增速比1-7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25.6%,办公楼销售面积增长35.3%,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17.4%。商品房销售额66623亿元,增长38.7%,增速回落1.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40.1%,办公楼销售额增长56.1%,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增长19.5%。 1-8月份,东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4276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4%,增速比1-7月份回落2.2个百分点;销售额42668亿元,增长44.7%,增速回落2.4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23883万平方米,增长31.7%,增速提高1.1个百分点;销售额13249亿元,增长41.7%,增速提高1.5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20802万平方米,增长15.7%,增速回落0.8个百分点;销售额10706亿元,增长16.3%,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 8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0870万平方米,比7月末减少51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减少639万平方米,办公楼待售面积减少2万平方米,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增加54万平方米。 3、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情况 1-8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91573亿元,同比增长14.8%,增速比1-7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14199亿元,增长1.7%;利用外资97亿元,下降52.6%;自筹资金31983亿元,增长0.6%;其他资金45294亿元,增长34.1%。在其他资金中,定金及预收款25656亿元,增长29.7%;个人按揭贷款15395亿元,增长52.2%。 8月房地产市场销售增速企稳回升,市场销售均价上行,库存面积继续下降。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增速企稳小幅反弹,先行指标新开工面积增幅继续放缓,竣工面积增速则出现回升。政策方面,政府稳投资托经济的主要思路没有改变,四季度调控将持续贯彻一城一策以及在过热城市差别化,热点一二线城市采取限购限贷增加土地供给政策,成交热点将有望转移到政策未受限制且库存水平较低的城市,促进高库存三四线城市去化有保有压。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0.jpg (四)汽车行业状况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中国汽车累计产销量为1684.59万辆和1675.50万辆,同比增长10.82%和11.43%,增幅分别比1-7月提升1.83个百分点和1.59个百分点。前8个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454.1万辆和1444.2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1.9%和12.8%;与1-7月相比,产销量增速分别提高1.9和1.7个百分点。 8月,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99万辆和207.1万辆,比上月分别增长1.6%和11.8%,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6.6%和24.2%,高于上年同期35.0和27.2个百分点。其中,8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72.3万辆和179.6万辆,比上月分别增长0.3%和11.9%,同比分别增长28.2%和26.3%,高于汽车总体增速1.6和2.1个百分点;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6.8万辆和27.6万辆,比上月分别增长11%和11.4%,同比分别增长17.4%和12.0%,同比增幅扩大。分车型产销情况看,客车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4.1%,销量下降3.3%,销量降幅回落;货车产销量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0.5%和15.4%,增幅继续扩大。 1-7月,汽车产销1485.43万辆和1468.39万辆,同比增长8.99%和9.84%,增幅分别比上半年提升2.52个百分点和1.70个百分点。其中:乘用车产销1281.79万辆和1264.68万辆,同比增长10.07%和11.13%;商用车产销203.64万辆和203.71万辆,同比增长2.66%和2.41%。 今年前8个月,汽车产销增速双双超过10%,与1至7月相比,增幅保持稳步提升。受上年同期基数较低影响,8月份产销量同比增速均超20%,当月产销率104.1%,企业库存出现减少。国家的补贴政策等促进了新能源汽车销售,小排量车税收优惠政策可能会在年底结束,预计四季度汽车产销有望保持增长。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2.jpg 二、观点总结 综上所述,国内经济运行整体稳中偏弱,投资与消费的拉动作用仍显疲态,经济增长仍面临下行压力;四季度托底经济仍要看财政政策发力,受汇率压力和通胀预期尚不稳定以及全球货币政策趋向保守的影响,预计货币政策整体趋于稳健。供需方面,7、8月份玻璃产量较上一季度环比出现回落,但同比增幅扩大,冷修产线复产增加,预计四季度产量将继续回升。房地产方面,房地产销售增速企稳回升,销售均价上行,库存面积继续下降。开发投资额增速企稳小幅反弹,先行指标新开工面积增幅继续放缓,竣工面积增速则出现回升,由于去年下半年房地产各项指标基数较高,加上部分地区政策收紧预期升温,预计房地产增速将有所放缓。现货市场方面,公路运输新政导致运输成本提高,对华北地区等主要玻璃外运市场构成影响,四季度北方地区处于淡旺季转换期,现货价格面临冲高回落。 总体上,北方地区淡旺季转换,现货价格趋于冲高回落,而产能复产增加及房地产政策收紧预期升温将使得市场构成压制,玻璃期价将呈现高位震荡走势,玻璃1701合约有望以1000-1240区间波动为主。 三、操作策略 四季度北方地区玻璃需求处于旺淡季转换期,现货价格在11月后面临冲高回落,玻璃生产线复产增加以及部分地区房地产政策收紧预期升温加剧市场分歧,预计玻璃期价将呈现高位宽幅震荡走势。由于期价仍处于贴水格局,1701合约可采取阶段性回落做多交易的策略。技术上,玻璃1701合约围绕1100关口展开震荡,下方较强支撑在1050-1080区域,强支撑在1000-1020关口;前期高点1200-1240一线构成压力区,整体有望处于1000-1240区间波动。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4.jpg 1、短线策略 三季度玻璃主力合约呈现震荡冲高走势,月度高低点差值在90-160区间,波幅为9%-13%;周度波动幅度在50-102区间,周均波动幅度约68左右,日线波动幅度在12-63区间,日均波动幅度约31左右,适合短线交易,建议四季度玻璃日内交易以15-30区间为宜,周度交易以50-70区间为宜;注重节奏的把握及仓位控制,作好资金管理,具体操作可参考研究院每日分析提示。 2、中线交易策略 (1)资金管理:本次交易拟投入总资金的15%-25%,分批建仓后持仓金额比例不超出总资金的25%。 (2)持仓成本:玻璃1701合约采取回落做多策略,持仓成本控制在1050-1070元/吨之间。 (3)风险控制:若期价跌破1020元/吨则开始执行部分止损,若期价收盘价处于1020元/吨下方,则需要对全部头寸作止损处理。 (4)持仓周期:本次交易持仓预计2个月,视行情变化及基本面情况进行调整。 (5)止盈计划:当期价向我们策略方向运行,上方目标看向1180元/吨。视盘面状况及技术走势可滚动交易,逐步获利止盈。 (6)风险收益比评估:预期风险收益比为3 :1。 【风险因素】 (1)下游需求表现弱于预期,库存压力增加,将打压期价。 (2)房地产行业出现调控政策,将不利玻璃市场。 (3)玻璃生产线复产加快,供应大幅增加压制期价。 3、企业套保策略 玻璃期货价格呈现高位宽幅震荡走势,当前玻璃行业处于盈利格局,玻璃生产企业可在盘面动态利润高于150元/吨时,逐步建立空单套保头寸,防范未来玻璃价格下跌的风险,锁定生产利润。 玻璃下游需求企业可待1701合约期价回落至1080下方可适当建立多单,为未来原料采购进行套保操作,锁定采购成本,规避未来价格上涨风险。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资料,瑞达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力求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据此投资,责任自负。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本报告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瑞达期货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