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angyan1 于 2016-9-30 10:44 编辑
王燕 中信期货 上周(7.4-7.8),郑棉价格在快速上涨过后,在农产品价格全线调整的带动下走弱,上涨节奏调整。进入本周,郑棉价格调整到位,现货市场棉花供需偏紧的格局没有改变,价格重拾涨势。我们认为,在新棉上市前,如果储备棉投放政策没有实质性的利空出现,棉价上方仍有想象空间。 一、国内市场新季供需存在缺口 从静态供需角度分析,2015/16年度国内棉花市场新季供需存在缺口,需要储备棉弥补。我们提到的新季供应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当年度国内棉花产量+棉花进口量。 综合USDA、国内棉花行业网站及海关数据,我们估算:2015/16年度,国内棉花市场新季供应和需求之间存在80-170万吨缺口。产量方面,根据USDA和国内相关机构的估测数据,2015/16年度中国棉花产量约450-500万吨。进口量方面,海关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5月份,2015/16棉花年度累计进口棉花72万吨,静态估算,本年度棉花进口量将达到96万吨。棉花需求方面,我们根据相关机构的棉花库存和销售调查数据推算,本年度棉花消费量约680-720万吨。综合概算,2015/16年度棉花产量+进口量约550-600万吨,棉花需求量约680-720万吨,供应量较棉花需求量存在80-170万吨的缺口。 二、储备棉投放超预期,成交率居高不下 回顾2014/15年度储备棉的轮出成交情况,当时储备棉投放效果较差。2015年度7-8月间,中国计划向市场投放储备棉100万吨,不同年度生产的棉花阶梯定价,其中2011年生产的棉花竞卖底价13200元/吨。投放结果显示,实际成交6.34万吨,成交率6.34%。储备棉未能有效出库,市场对储备棉降价销售的预期占市场主流,国内郑棉价格持续阴跌。 2015/16年度,储备棉计划投放200万吨,从实际成交情况看,投放成交情况异常火爆,成交率居高不下。截止储备棉投放的第十周末,储备棉累计投放约120万吨,完成本年度计划轮出数量的60%。据中国棉花信息网统计,截至7月11日,储备棉轮出累计成交1213974.96吨,进口棉成交总量:296306.06吨,成交率:98.16%。国产棉成交总量:917668.90吨,成交率:97.78%。储备棉成交率居高不下,从侧面反映出现货市场上棉花资源的紧张局面。 从储备棉日度挂牌情况看,日度投放量保持2-3万吨的水平,明显低于相关部门的前期计划。2016年4月,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公告显示,原则上每年3月至8月国家法定工作日均安排储备棉挂牌竞价销售。当年9月至下一年2月新棉集中上市期间暂停储备棉轮出。为优化储备棉库存品质结构,在储备棉轮出后少量轮入高品质棉花。轮入时间,集中安排在新棉上市期间(当年9月至下一年2月)。轮入数量,主要根据上一年度储备棉实际轮出情况和当年度棉花市场供需状况确定,原则上最多不超过上年度实际轮出数量的30%。如新棉上市后市场供应偏紧,将不安排储备棉轮入。轮入价格,随行就市。从当前的储备棉投放情况看,操作层面的制约因素对储备棉投放量影响较大。 三、原料上涨挤压利润空间 纱线价格被动跟涨 现货市场棉花价格大幅上涨,纺纱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为保证利润水平,纱线价格被动跟涨,成本压力逐步传递。 数据显示,4月初至今,中国棉花价格指数由11679元/吨上涨至13666元/吨,累计涨幅1987元/吨。与此同时,中国纱线价格指数(C32S)由18915元/吨上涨至20790元/吨,累计涨幅1875元/吨。进口棉纱价格指数(C32S)由19420元/吨上涨至21140元/吨,累计涨幅1720元/吨。 四、美棉销售数据良好 刺激ICE价格突破关键阻力位 7月11日,美棉突破65美分附近的阻力区间,大幅上涨,与国内郑棉价格的上涨态势遥相呼应。之前,我们不断提示国内外棉价未能形成共振,在国内郑棉价格快速上行的背景下,美棉价格持续徘徊在65美分上下。从目前情况看,美棉突破关键阻力位,后期将测试68-70美分附近的阻力。最新公布的美棉周度销售数据显示,6月30日一周,本年度美棉净签约销售201900包(折合约4.58万吨),较上周增加约220%,明显高于近四周平均水平。同时,下年度签约销售量持续增加。 USDA公布数据显示,全球棉花期末库存在2014/15年度达到历史高点2448.4万吨,库存消费比102.12%,相比其他农产品品种,库存水平畸高;估测2015/16年度期末库存结束连年增加的势头,转头向下,约2222.5万吨,库存消费比93.84%;预测2016/17年度期末库存继续减少至2062.5万吨,库存消费比85.66%。 印度方面,受棉花产量降低和出口量增加的双重因素刺激,2015/16年度下半年度以来,其国内棉价持续攀升,屡创新高。 总体看,全球市场棉花供大于求的局面不断缓解,棉花市场压力最大的时刻已经过去,棉价长期看涨。短期看,在新棉上市前,如果中国储备棉投放政策没有大的利空出现,国内外棉花现货市场的棉花供应紧张局面将难有大的改观,支撑棉花价格继续偏强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