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东北产区气温持续升高,黑龙江南部地区温度已回到零度以上,所以黑龙江和吉林地区的地趴粮容易出现霉变情况,农户积极出售,部分深加工下调玉米收购价,随后潮粮价格弱势下跌,截至2月18日,锦州港贸易商收购报价2270-2290元/吨(水分15,容重690-700),相较节前整体大约下跌20-30元/吨;华北地区,深加工初四陆续开始收购,渠道端复工较慢,粮价有涨有跌,以山东潍坊寿光金玉米收购价格为例,截止2月17日,其玉米收购价格参考2360元/吨,较节前价格下调20元/吨。 春节假期过后,东北基层售粮已陆续恢复,根据市场相关数据,截至2月15日,全国7个主产省份农户售粮进度为53%,较去年同期偏慢5%,那么节后整体还余四成多玉米等待上市,近期这部分卖压需要消化,但考虑到贸易库存低位且已开启建库操作,下游饲料企业也有建库需求,所以节后玉米现货价格会保持弱势,但下行空间有限,低点参考贸易商建库成本,建库成本折合北港约2250元/吨。 在国内外玉米供需格局表现相对宽松的背景下,展望后期玉米市场: 供给方面,我国玉米供应端有两个变量:产量和进口。首先,关于国内产量,2023/24年度我国玉米产量实现增产,据调研,全国玉米产量为24176万吨,较上一年度增加1903万吨,能够有效保证新年度玉米供给;其次,关于进口玉米,目前看远期交货月美国玉米和巴西玉米均有较大进口利润(截至2月18日,2024年5月船期美湾港口与巴西到港理论进口利润分别为456.47元/吨和446.78元/吨),但考虑到我国供需结构现状及进口配额,预计2023/24年度玉米进口量总体保持稳中略降的态势。因此,在自身产量增加,低价进口玉米仍有一定补充的情况下,2023/24年度国内玉米市场供应充足。 需求方面,饲料消费占玉米总消费的70%,2023年芽麦替代量增多,导致饲料玉米消费同比减少。2024年生猪产能去化的趋势将得到延续,所以预计2024年玉米饲用需求一般;深加工消费占玉米总消费接近30%,年底深加工需求韧性较强,2023年全年玉米国内总消费量达到24896万吨,较2022年增长0.61%。深加工玉米库存水平已处于近四年同期较高水平,预计新年度深加工消费量保持稳定。 政策方面,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提出“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首先,关于播种面积,我国粮食耕种面积本身有限,叠加2023年全国玉米价格持续下跌后,农户种植玉米收益下降大概率会影响到新季玉米种植积极性,所以新季玉米种植面积可能存在下降预期;其次,关于单产,目前我国玉米单产水平存在一定提升空间,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近年中国玉米单产均值6.44吨/公顷,而美国玉米单产已达11吨/公顷,乌克兰玉米单产达7.7吨/公顷,阿根廷达7.9吨/公顷。所以在我国粮食播种面积相对有限的情况下,不断提高种植水平,单位面积产量得以提升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 宏观方面,当前我国处于盈利、库存和通胀多个周期触底反弹的共振阶段,经济修复大趋势较为明确,但因新旧动能切换仍处于中间阶段,2024年将以温和修复为主。 综上所述,总供应量处于近年高位,需求量难有明显放量提振,在供需趋于宽松的格局下,后期玉米价格重心将继续下移,但考虑到北港现货价格已经跌至2270元/吨的近三年低位,以及近些年种植成本不断上涨带动农产品价格中枢上移,2024年玉米现货价格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