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4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研究团队:黑色产业] 一德期货2023年黑色产业年报之九-20221210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达人勋

0

广播

1

听众

0

好友

Rank: 5Rank: 5

积分
23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5-27 13:50: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3.3 需求量化难度大,重监测轻预测。
2023 年终端需求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是房地产的修复力度,因房屋新开工和销售都属于非常规下跌,政策修正后的修复力度也难进行常规预测。中性预测,内需强于外需,制造业耗钢韧性强于建筑业耗钢,但建筑业耗钢潜在弹性更大。基于房地产的高度不确定性,需求量化难度显著增加,2023 年需求重监测轻预测,仅提供中性预测建议供参考。
备注:2021 年底的预测和 2022 年的实际结果差异较大,低估了地产的下行速度导致低估了基建稳增长的诉求,高估了建筑需求,低估了设备升级和新老动能转换对机械需求的拉动,低估了海外通胀压力导致的内外价差的提升。
在低基数效应下,2023 年螺纹和热卷表需有望实现正增长,预估螺纹内需增速+1%,总需求+0.76%;热卷内需增速+2%,总需求增速+1.43%。
和库存周期对应的需求周期持续时间一般 3 年左右,本轮需求周期运行已近 3 年,需求下行幅度处于历史偏高水平,需求下行时间处于历史偏长水平,配合信用扩张潜力和政策支持更为精准,新一轮需求周期开启预期逐步增强,利于钢价企稳,后期重点关注需求周期回升的高度和持续时间。
3.4 需求和利润周期提前见顶,成材资本支出下行预期增强。
成材资本支出具有周期性特征,而资本支出领先于生产能力,投资变动会带动产能变动。2004-2012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投资完成额处于典型的粗犷式扩张阶段,各类钢铁产能逐步增加,市场投放节奏较为混乱,小型加工作坊增多。2013-2017 年需求下行和去产能政策引发投资持续收缩,2018-2022 年投资再度扩张,但本轮资本支出扩张主要以产能置换和设备升级为主,形成高产能、高技术水平、高调节速度的产业现状,本轮投资扩张带来的产能增加速度偏慢。
黑色产业资本支出周期主要受需求和政策影响,需求影响属于市场化,政策影响属于行政化。需求周期波动引发企业利润波动,利润波动带来资本支出波动。房地产是黑色终端需求变动的核心,房地产周期波动可从趋势性上代表钢铁需求周期,房屋新开工面积对资本支出有显著的领先性。钢厂利润波动对资本支出也有显著领先性,小样本上市公司利润率(净利润/营收)对投资有 2-3 年左右的领先周期。新开工面积在 2020 年见顶,大型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在 2018 年见顶,资本支出即将进入下行周期预期增强。
除需求周期、利润周期引领产能周期外,政策对产业投资亦有很强的指引作用,历次供给大幅减量都有政策的推动。政策中需重点关注钢铁行业的五年规划,其作为下个 5 年政策执行的总纲领,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十四五规划再度强调市场化供需调节,深化产能重组,侧重扩大内需,减少耗能出口,继续坚定不移在 2025 年碳排放总量取得阶段性成果。预计后 3 年会延续此政策路线不断深化, 按照十二五、十三五的整体执行节奏,一般政策出台的第 2-3 年执行较强,2022 年由于疫情问题,并未完全落实,当下疫情逐步放开、外部干扰逐步减少,预计 2023-2024 年会是政策执行关键年。
3.5 产能过剩格局难改,政策约束产量弹性。
当前我国铁水名义产能约为 9.4 亿吨,实际能力约为 10.6 亿吨,高炉产能利用率降至 82%;粗钢名义产能约为 12.6 亿吨,实际约为 13.1 亿吨,粗钢产能利用率也下降至 82%附近。2023 年铁水产能预计增加 0.15 亿吨至 10.75 亿吨/年,粗钢产能增加0.21 亿吨至 13.31 亿吨,粗钢产能增量主要由电炉贡献。
因产业转型,板材产能提升力度大于长材,2023 年预计热卷有 860 万吨产能投产、螺纹有 800 万吨产能投产。另外,2016-2022 年钢联五大材产量和统计局产量占比从47%下滑至 39%,2019-2021 近五年钢联铁水占比从 99%下降至 94.6%,非五大材类品种产能占比有增加趋势,传统表需分析框架面临挑战。
产能增量让产能过剩格局难改,若 2023 年终端需求增速不超 1.6%,成材产能利用率将进一步下滑。随着产能利用率持续下行,钢厂盈利条件加剧恶化,政策调节供给预期增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严控传统行业产能,配合“双碳”目标和“超低排放”改造任务,低效高排放等落后产能仍有淘汰和置换预期,但重走 2015-2017 大规模行政去产能之路预期偏低。
原因有二:一是铁水产能民企占比约为 54%,国企约 46%,民企占比依旧较大,靠利润市场化调节产量的基础仍在。龙头企业中,国有企业占比有逐步提升趋势,前 50家企业中(产能占比 74%)国企占比约 61%,民企占比约 39%,大型国企集中化利于产量控制政策的落地。二是当前钢铁产业的资产负债表虽小幅提升至 62%,钢企压力有所加大,但远低于前期 68%-69%水平,短债占比下降使得流动性指标提升,国家对钢企快速降杠杆的迫切性不强。
2023 年维持粗钢同比不增的中性预测,除 3 月份两会(历次大型会议均会出现保环境、保安全的停限产)和采暖季节点外,其余阶段产量大概率按季节性及利润调节,而废钢减量问题有望逐步缓解,铁/钢比预计降低至 0.843 左右,2023 年铁水预计减540 万吨,日产均值约 236.5 万吨/天(统计局口径),总体保持前高后低节奏。
2023 年螺、卷产能处于净增期,叠加 2022 年低基数效应,2023 年螺、卷产量预计稳中略增。螺纹产量环比增 2%,约 296 万吨,总供给增 1.95%,约 292 万吨;热卷产量环比增 1.85%,约 299 万吨,总供给增 1.72%,约 282 万吨。
3.6 产能利用率下行,钢厂利润承压。
螺卷产能较为充足,2023 年总需求难实现过高的增长目标,产能利用率处于下滑周期中,钢厂利润预计将维持相对低位水平。依靠利润和政策的双重调节,预计全年产量跟随需求而动,整体供略大于求。
预计 2022-2023 冬储期间螺纹累库周期约 98 天,库存峰值达 1768 万吨,累库总量约 1056 万吨。热卷累库周期 70 天,库存峰值达 483 万吨,累库总量约 138 万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分享到新浪微博
求知!求职!求交往!我的期货世界,我的期货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每日签到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期货帮    

GMT+8, 2025-7-18 16:03 , Processed in 0.6864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期货帮!

© 2001-2015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期货日报新媒体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3号 豫ICP备13022189号-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