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2006年:中国在2001年末加入WTO,经济开始高速增长。2004年在中国宏观调控下沪铝跌幅超20%,2006年供需偏紧格局下沪铝创下迄今最高点24830元/吨。 2007-2008年: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铝价中枢逐渐下移,2008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沪伦铝价大幅杀跌约50%。 2009年:美国QE1和国内四万亿政策刺激,叠加国内短时间大量收储、海外多家铝厂停产,助推沪伦铝年内大涨约45%。 2010-2011年:在欧洲债务危机和美国QE2的影响下,沪铝在14000-18000元/吨左右、伦铝在1800-2800美元/吨左右区间宽幅震荡。 2012-2015年:中国经济进入持续放缓的阶段,同时电解铝产能过剩、2015年中国股市大跌以及美国退出QE3等因素,使铝价持续走弱,沪伦铝区间跌幅超30%。 2016-2017年:供给侧改革和棚改货币化持续进行,铝价逐步抬升,沪铝涨幅一度超50%。后期减产和消费均不达预期,电解铝持续累库,铝价出现了超10%的回调。 2018-2019年:海内外黑天鹅频发,中美贸易摩擦、海德鲁氧化铝厂停产、美制裁俄铝、国内铝厂意外减产等事件,使铝价出现了数次急涨急跌。 2020-2021年:疫情的爆发使沪伦铝价快速杀跌,其后各国出台不同程度的宽松政策并陆续复工复产,叠加国内能耗双控、动力煤价格飙涨等因素,促使沪铝持续走高至24765元/吨,涨幅超110%,其后铝价随动力煤的下跌快速回调超20%。 2022年至今: 2022年俄乌冲突和能源危机背景下,伦铝创出历史最高点4073美元/吨,沪铝在24255元/吨见顶,其后在美联储加息周期、疫情封控、需求疲软等背景下,沪铝持续走弱近30%,并进入17000-19500元/吨左右区间长期震荡的阶段。
风险因素: 房地产铝消费疲软、经济增速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