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n 调研要点总结 1、种植、单产、产量及质量情况。据受访企业表示,今年棉花种植面积较去年比变化不大;由于天气适宜生长,单产预计同比提高,部分地块单产同比增10%;总产预计同比增加;今年棉花质量将差于去年,马值偏高,长度和强力会相对降低。 2、种植成本。由于化肥、农药涨价,自有地种植成本在2000元/亩上下;土地承包费涨价近50%,大约1000-1500元/亩,包地种植成本在3000-3500元/亩之间。 3、疫情对采摘、收购的影响。受访企业均反映受疫情管控影响,目前跨区域采摘、收购棉花存在阻碍,后续是否能放开流通还得看疫情变化。 4、银行信贷支持。今年银行将加强风险控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对部分未还清贷款的企业减少贷款额度;其二,保证金比例从10%提高到15%;其三,后续对籽棉收购会出具指导价。 5、轧花厂产能。据调研的各轧花厂反映,今年全疆轧花厂产能减少得不多,产能过剩持续;因此在有利润的情况下,“抢收”不排除继续发生。 6、收购价预期。从棉农角度出发,据种植户反馈,7.5元/公斤是他们能接受的最低价位。从轧花厂角度出发,轧花厂今年收购将更加谨慎,不愿意升水盘面收购,少部分表现愿意接受200-300元/吨的升水。大部分轧花厂表示能接受的收购价在6-6.5元/公斤,少部分表示能接受7元/公斤。 7、改种。据部分种植户反应,近几年政策上要求的小麦种植比例在持续提高;叠加今年棉农存在亏损的风险,明年改种的情况可能增加;预计明年棉花种植面积将削减。 n 行情看法 短期来看,由于多空分歧大,缺乏明显驱动,郑棉围绕14000元/吨-15000元/吨区间振荡,未来关注:国产棉新棉收购价和“金九银十”的持续力。 中期来看(到今年年底),由于供应增加、库存高企,棉价承压,预计还将走弱并突破前期13500元/吨的低位,若集中收购期籽棉价格集中在5.5元/公斤,郑棉下方支撑位参考12000-13000元/吨。 风险:宏观、收购价、“金九银十”持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