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3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析师:农副产品] 2023春季四川生猪调研: 消费修复路漫漫,川内猪价难起色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达人勋

0

广播

2

听众

0

好友

Rank: 3Rank: 3

积分
25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6-9 10:37: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消费恢复情况怎么样了?当前终端实际消费较去年没有明显增加,反而有微降的可能性。从宰量看,今年宰量的增加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于冻品集中入库影响,因此增加的是未来需求而非当前实际需求。从生猪采购看,生猪报计划的明显增加,屠宰端收猪较平时更加容易。从生猪销售看,往年一个小刀手从屠宰场拿0.5-1头属于正常量,如今出现了2个小刀手分0.5头的情况,说明下游走货不佳。因此,我们认为当前的终端真实消费量可能不如市场预期的恢复程度。对于年后消费的预判,普遍心态较为悲观,主要原因如下:1)受前几年疫情封控影响,中国很多家庭收入减少,消费会相对收敛。2)国内国外企业面对同样的艰难的时刻,当前老百姓就业问题难以全面解决。3)今年节假日有所增长,为出国游提供了契机,对于国内消费拉动会不会提供增量还要打一个问号。5)更长远来看,中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猪肉的消费呈现一定程度的缩量。
川内冻品入库进程到哪儿了?今年入库启动时间较早且较为集中,目前主动入库基本完成,川内平均库容在20%左右,个别集团企业库容高达50%。从冻品入库心态来看,无论屠宰企业还是加工企业,价格是衡量是否要做冻品的唯一标准。毛猪价低于7元/斤时,企业主动大量进行入库操作。毛猪价格处于7.5元/斤左右时,企业入库量大约减半。毛猪价格高于8元/斤时,企业基本停止主动入库,少量入库或来自被动行为。当前猪价处于略高7.5元水平,主动入库基本停止。
川内二育程度高低如何?四川这边二育整体偏少,目前二育补栏积极性较低。2023年第一轮二育时间段在2月中-3月初,规模通常在2000头以下,主要抓150-160斤左右的小猪,计划4-5月份行情好的时候卖掉。当前猪价回调,二育基本停止。从二育心态来看,价格是衡量进出二育的唯一标准。第二轮二育群体大概率会在5月前后进场,主要原因在于他们赌第一波二育集中出栏时猪价重回低位,计划见机进入,7元以下是比较理想的价格。第二波二育正常会在7-8月份出栏,如果7-8月份猪价较低,他们也会考虑继续往后养。
川内猪病到底严不严重?较去年同期相对严重一点,但整体川内猪病影响非常有限。今年由于非瘟的弱毒性和传播性增强,不过影响范围只是同期略增,零星散发。若2021年冬季疫情对于出栏影响为13%,今年影响也为3%左右。影响对象来看,育肥猪受影响程度会大于母猪受影响程度。从屠宰端了解,今年宰小猪的比例不高,甚至有时存在供少于求,不好收猪的情况,说明小猪受疫情感染被淘的情况较少。另外,2023年1-2月,川内没有出现产能明显去化,淘汰母猪节奏平均,处于正常淘汰低效母猪,受损母猪淘汰占比很少。
川内产能扩张程度如何?根据调研,川内整个养殖行业处于有序扩张阶段,预计今年出栏同比20%左右增长。集团厂方面,部分企业在持续补充基础母猪头数,部分企业在进行从不满产到满产的过程。散户方面,目前处于逐步退出的阶段,企业扩张速度快于散户出清的速度。从生产效率看,行业PSY处于逐步回归的过程,目前基本回归非瘟前水平。行业PSY绝对值增幅在0.6左右,大集团PSY增幅超过1。
川内价格走势如何?无论是养殖场还是屠宰场,他们对于今年行情相对偏悲观。在供应增量确定性较强,需求修复尚需时日的背景下,业内人士普遍认为2023年1-3季度甚至更长的时间内,四川将会是全国猪价的低洼区。主要原因在于FW后受损程度在全国范围内较低,且当时猪价较高,吸引规模企业入川发展,近几年扩张程度较快。根据屠宰企业反馈,由于供给增量明显,2023年养殖企业或没有主动压栏底气。但目前由于终端消费不佳,近期企业有被动压栏的情况出现,较开年体重有所增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分享到新浪微博
求知!求职!求交往!我的期货世界,我的期货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每日签到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期货帮    

GMT+8, 2025-8-3 21:40 , Processed in 0.546000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期货帮!

© 2001-2015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期货日报新媒体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3号 豫ICP备13022189号-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