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利好以及外围相关市场上涨的带动,近期油脂出现一波强势反弹。18日国内三大油脂涨幅普遍超过2%,尤其是棕榈油涨势较大,主力合约大涨3.37%。但对于本轮反弹的高度以及持续性笔者并不看好,因为后市几个重要因素相对偏利空。 一、美豆主产区天气理想、产量前景好 目前美国大豆已经进入播种期,且天气情况总体较为理想,因此播种进度较快。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最新公布的作物生长报告显示,截止4月17日美国大豆播种率为4%,快于去年同期和5年均值的1%。而且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气象模型显示,未来三个月美豆主产区降雨量较为充足,温度适宜。虽然有气象模型显示今年夏季可能会出现厄尔尼诺现象,但与拉尼娜现象导致的干旱不同,厄尔尼诺现象反而会给美豆主产区带来充足的降雨。因此,预计今年美豆产量前景较好。 二、马棕进入增产周期、库存有望回升 马来西亚棕榈油(MPOB)月度报告显示,3月份马棕产量为129万吨,环比增加2.77%。但受斋月前的备货旺季影响,3月份马棕出口量达到149万吨,环比增加31.76%,最终导致3月份马棕库存大幅下降至167万吨,环比下降21.08%,创9个月来新低。 不过这种情况有望从4月份开始出现转变。目前马来西亚进入旱季,棕榈油产量也将进入季节性增产周期,3月份马棕产量已经环比小幅增加2.77%,4月份有望进一步增加。根据马来西亚南部棕果厂商公会(SPPOMA)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上半月马棕产量环比增加22.5%。而出口方面随着斋月的到来也将下降,根据船运调查机构ITS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上半月马棕出口量下降28.7%。此外,印尼此前实施的棕榈油出口限制政策也将于5月初到期,届时印尼棕榈油出口增加将挤占马棕的出口份额。因此,预计从4月份开始马棕库存有望进入累库阶段。 三、巴西大豆集中上市,二季度国内大豆进口增加 目前巴西大豆已经进入集中上市阶段,根据巴西官方数据显示,巴西4月大豆出口预估为1515万吨,同比增加33.3%,5月份有望达到1600万吨,为历史次高水平。而主要的进口国就是中国。根据船运预报统计,预计二季度大豆进口量合计达到2650万吨,较一季度环比增加15%。虽然4月上半月大豆到港所有延迟,但下旬随着海关检疫推进,大豆卸船速度加快,油厂开级逐步回升。根据中国粮油商务网监测显示,截止到2023年第15周,国内豆油库存为73.8万吨,处于近年来较低水平。但随着二季度大豆进口量增加,国内豆油库存也有望回升。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油脂近期的反弹并不具有持续性,二季度整体将呈现震荡下跌的走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