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产业链: 一、织造边际有所走弱 9月中旬织造集中停产,加快了库存向下游的转移;10月之后随着限产政策的放松,织造开工率比较快的上升,原料库存得到了比较快的消化,初期产品库存在继续下降,客观上反应了阶段性比较好的需求,不过近期情况也有了一定的变化,部分地区又重新出现了停产的要求,织造开工率环比有了一定的下降,但成品库存却在上升。 二、聚酯产销压力重现 从近几周变化看,聚酯开工率是渐进式的上升过程,近期已恢复至9月中旬之前水平。伴随聚酯开工率的上升过,聚酯产品库存在加快回补,近三周涤纶长丝库存天数周均增幅超过2天,POY库存天数回到20天以上,库存分位数升至97%,FDY库存创年内新高。DTY方面,10月底以来生产的抑制边际在走弱,生产的恢复下,DTY库存增速也是最快的,不过由于此前库存去化比较彻底,虽然库存回补但库存天数仍处在偏低的位置(库存分位数近33%)。 三、PTA&乙二醇低估值和弱供需是共性 PX与石脑油加工差近140美元/吨,是去年以来的低位;PTA加工费近期也降至500元/吨下方,抵扣醋酸成本之后,加工差近260元/吨,也是年内偏低的位置。乙二醇在价格下跌但原料成本偏强的背景下,现金流下降到比较低的位置。总的来讲,我们觉得PTA以及乙二醇相对估值都比较低,绝对价格下行的风险或者空间都不大。 供需预期偏弱可能也是当前市场给与比较低的估值的一个重要原因。聚酯产销压力有所增加,开工率或受到抑制。弱需求是原料端共同的背景。PTA和乙二醇都有一些供应的增量,PTA来自于检修装置比较少,产量环比在扩张,我们估计11~12月份PTA产量增量在35~40万吨之间。乙二醇11月份基本还是宽平衡的状态,12月份之后伴随新装置投产、停检装置复产的影响,产量将加快上升。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PTA供应增量目前来看还是能被市场所消化的,一个路径是在于期货仓单在加快注册,锁定现货的同时也平衡了市场的过剩压力;另一个路径是出口的提升,近期观察看,出口价差已经升到30美元/吨,已接近3~4月份水平,有利于提升国内PTA的出口预期。
网络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BD8DZQgSgRcjUTMQbt_I5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