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18日,以5月和7月为代表的美棉旧作合约涨停,吸引了广泛的市场关注。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受到近期美棉销售装运火爆以及ICE未点价盘高位重新抬头刺激,市场挤仓旧作的热情被点燃。然而,紧缩周期下基金持续减持美棉多头配置,全球棉纺下游也无力承受高价棉的进一步挤压,在此背景下挤仓行情难以掀起大风大浪,大概率是一次脉冲型上涨,演变为趋势性上涨的概率很低。国内下游维持弱势,疫情规模化反弹令棉纺消费雪上加霜,金三银四的期望落空后,新疆棉的销售压力与日俱增。这次美棉挤仓行情如果能脉冲出一定的涨幅,可能给新疆棉带来千载难逢的解套机会;如果这次挤仓行情很弱,接受一个不完美的套保点位,也是一个理性的选择;建议轧花厂积极把握。 一、美棉旧作挤仓定性为脉冲型行情 从市场表现来看,上周旧作5月和7月的涨幅大约为5%,新作12月和3月的涨幅不足1%,近强远弱的市场分化,基本上反映出挤仓旧作的行情开始。引发市场挤压旧作的原因,一是ICE未点价销售合约数量在高位再次抬头;二是美棉销售进度基本上达到100%,近两月装运也恢复正常,旧作供应紧张的确定性提升。据CFTC,3月11日当周,美棉未点价销售合约增加2088张至143023张,连续3周高位回升。据USDA,3月10日当周,2021/22年度美棉净销售8.7万吨,环比上周增加8.07%;装运7.56万吨,环比上周减少3.08%。截至3月10日当周,2021/22年度美棉累计净签约销售319.41吨,销售进度99.47%,比去年快4.3%;累计装运138.67万吨,装运进度43.18%,比去年慢16.01%。本年度销售任务基本完成,装运数据虽然落后,但近俩月装运恢复,给市场带来想象空间。3月11日,发改委宣布近期将发放2022年第一批1%关税配额外滑准税配额,数量为40万吨,这让本就火爆的美棉销售火上浇油,无意间充当了点燃行情的火星。 但是,这次的挤仓背景和以往不同,一是缺乏基金的配合,二是全球下游已无力承受高价棉的进一步挤压,恐怕难以掀起大风大浪。据CFTC,3月15日当周,基金在美棉期货和期权市场净多单为86294张,环比上周减少3307张,在紧缩周期下,基金减持美棉多头配置的趋势持续,对价格利空。国内的消费已经低迷日久,近期印度、东南亚棉纺国的开机也是持续下降,全球下游均已无力承担高价棉的进一步挤压。据TTEB,截至3月18日,印度棉纺开机率为79%,环比上周下降2%,这是开机连续5周下行。 二、疆棉把握套保机会 自去年九月以来,国内消费维持疲弱态势,3月国内多地疫情出现规模化反弹,防疫政策大幅收紧形成预期偏差,本就疲弱的消费雪上加霜,金三银四预期落空。3月18日,国内C32S纱即期理论生产利润目前约-1343元/吨。据TTEB,纺企棉花原料库存为26.4天,环比-0.9天;织厂棉纱原料库存8.2天,环比-0.4天;纺企棉纱成品库存为31.1天,环比+0.6天;织厂全棉坯布成品库存31.3天,环比+0.2天。国内下游纺纱利润维持亏损,成品库存维持高位,订单和补库不及预期,新花销售恐更加困难。同时,银行回款压力日增,轧花厂处境异常艰难。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截至3月10日,全国新花销售进度仅为41.1%,同比下降35.7%。从内部基本上看不到疆棉解套希望,但是如果这次美棉挤仓行情如果能多持续几天,或者短期脉冲出一定的涨幅,可能给新疆棉带来千载难逢的解套机会,建议轧花厂积极把握。如果这次挤仓行情很弱,郑棉无法上涨至22500元/吨以上,接受一个不完美的套保点位,也是一个理性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