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纺织企业陆续开工及蝗虫灾害炒作预期影响,尽管周五外棉偏弱下跌,但2月17日郑棉开盘高开并偏强运行于下午涨停,究其原因大致可以归为,1、棉价整体仍处在偏低水平,资金相对关注;2、疫情缓和,纺企陆续开工,需求将逐步恢复;3、印巴地区蝗灾预期炒作,市场担忧供应。 首先,棉价仍处于较低水平。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受中美贸易摩擦、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与全球棉花产量增加预期影响,棉花价格一路走低至近历年低位附近,尽管2019年四季度受中美贸易缓和与需求回升带动棉价回升,但是2020年年初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需求,棉价再次下跌,尽管近期棉价有所反弹调整,但是整体来看价格仍旧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对资金吸引力较高。 其次,疫情缓和,纺企陆续开工。从一月开始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棉花消费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受疫情防控等政策影响,纺织企业复工延后,人流出行管控,终端零售消费冷清,部分外贸订单外流,节后原本是纺织服装行业的小旺季,用以生产春夏服装等终端产品,但目前企业复工延后以及物流、人流管控无疑使得需求大量下降,春季即将过季而夏季需求仍需进一步关注疫情情况,这也是对2019年年底市场对需求预期向好的证伪。但近期随着疫情防控初显成效,城市运行趋于正常化,纺织企业陆续开工,市场需求预计将转好,对棉价形成支撑。不过由于人员返程仍有限制且部分地区管控仍较严,再加上部分需求具有季节性属于不可逆,预计棉花需求的恢复仍需要时间。 最后,印巴地区蝗灾预期炒作。近段时间,市场对蝗虫灾害的关注不断提升,目前蝗虫已经到达印巴边界等地区,就美国农业部数据来看,2019/20年度印度棉花产量642.3万吨占全球24.3%,巴基斯坦棉花产量143.7万吨占全球总产量5.4%,印巴整体棉花产量占比较大,由于蝗虫灾害仍在发酵,所以市场对未来棉花供应感到担忧,支撑棉花价格走高。但是就蝗虫灾害而言,首先本年度棉花已经成熟收获,而印度新棉种植在6月左右,时间上还尚早;其次印度棉花主产区是中部为主,北部占比18%左右,地域上还需要进一步发展;最后蝗虫对棉花不喜食,但不排除棉花幼苗期或蝗虫缺少食物时影响可能偏大;最后对比巴基斯坦去年7月就有蝗虫灾害,但是产量上面在高温干旱病害等多因素综合影响下的整体下降幅度也有限,所以蝗虫对棉花产量有大影响的前提应该是蝗虫管理失控,目前来看仍需进一步跟踪发展态势。 故现在的棉价上涨主要是棉价在低位的情况下,受蝗虫灾害炒作带动,而事实上目前国内棉花供应仍旧充足,需求疲软持续有待恢复,而蝗虫灾害需要进一步跟踪,因此短期棉价上涨动力不足,但是长期可能存在向上动力,策略方面,延续先前策略不变,可适当逢低布局长线多单,前期的5-9反套可继续持有。目前CF2005为13510、CF2009为13985,5-9价差为-475,而理论持仓成本为590左右,5-9价差可能进一步扩大。关注疫情发展态势、下游需求恢复情况及蝗虫灾害发展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