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以来,沪胶市场结束了前期的小幅反弹行情,近月1409合约自15000元/吨一线快速回落至14000元/吨,远月1501合约亦从16300元/吨一线回落至15000元/吨附近。随着台风“威马逊”的到来,海南主产地的天气炒作就此展开,然而仅仅两个交易日上涨,反弹便宣告结束,此后在多空博弈中,期价陷入震荡运行态势。展望后市,笔者认为,国内供需矛盾尚未化解,后市沪胶期价依然偏空。 泰国出台维稳措施应对供应旺季价格下跌 每年7—9月为东南亚橡胶主产国传统的生产旺季,天然橡胶供应快速释放,从2013年的数据来看,这三个月份ANRPC成员国合计生产天然橡胶达到294万吨。目前来看,虽然供应整体不如预期,但泰国原料价格仍不断下滑。截至7月23日,泰国合艾原料市场生胶片57.91泰铢/公斤,较月初下跌8.3%;田间胶水56.5泰铢/公斤,较月初下跌10.3%。近日有消息称,越南财政部长考虑将橡胶出口关税由1%下调至0,以保护本国天胶生产者。若取消关税,低价越南胶或引发国际天胶生产者展开价格战,从而引发新一轮下跌行情。 不过,日前有消息称,为防橡胶市场炒作,泰国国家维稳委员会将对21万吨库存橡胶真实情况展开调查,目的在于维持橡胶市场的稳定。 新胶入库,上期所仓单压力显现 数据显示,截至7月14日,青岛保税区橡胶总库存持续下滑,较6月底下降5%,至29万吨。由于每年4-6月份为主产国停割期,市场需求多来自于保税区库存的消耗,因而目前的去库存在期货市场上并没有体现出明显的利多推动。而从上期所仓单变动来看,6月初以来,天然橡胶仓单持续回升,截至目前已增加近9000张。前期农垦改制,钢印追加对仓单流入形成时滞性影响,目前已恢复正常,仓单压力也进一步显现,对期价形成了压力。
库存压力逐月增加,汽车产销不容乐观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6月数据显示,6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5.66万辆和28.17万辆,比上月分别下降21.3%和12.2%;与上年同期相比,产销分别下降17.6%和19.7%。产销量已连续三个月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且本月降幅有所扩大。而国内汽车库存状况同样并不乐观,数据显示,2014年6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8.9%,比上月上升了9.6个百分点,超过了50%的警戒线水平,汽车经销商库存压力逐月增加。
出口美国轮胎面临“双反”,国内轮胎行业雪上加霜 从轮胎行业的情况来看,今年上半年我国轮胎价格总体降幅达20%,已大大高于同期胶价降幅,并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年中为轮胎厂传统性淡季,全钢在国内房产、矿山、物流等相关行业景气度偏低的影响下,呈现同比大幅下滑的状况。此外,国内轮胎行业正面临着“双反”问题,美国国家贸易委员会22日初裁自中国进口的轮胎对美国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这意味着美国商务部将继续对中国轮胎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双反”调查。由于我国乘用车及轻卡轮胎对美国市场依赖度非常高,约占我国轮胎出口总量的50%以上。美国如实施双反,对我国轮胎后市将产生巨大影响。 整体来看,目前产区进入高产期,外围供应7-9月份可能会冲击国内市场,加上目前中小制品企业需求疲软的局面难改,以及出口美国轮胎面临“双反”,沪胶市场整体表现依然偏空。但短期由于新胶产量偏低及泰国当局维稳,多空博弈加剧,沪胶期价或在区间震荡中重心逐步下移。 瑞达期货研究院:林静宜 备注:本文于2014年7月24日发表于期货日报第8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