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焦全面进入产能过剩 价格弱势格局难改 2014年6月底 2014年6月24日到27日,我参加了大商所与中国煤炭资源组织的煤焦产业链调研,期间走访调研了天津地区与唐山地区的几家焦化企业、大型钢厂以及港口。总体上,市场对煤焦钢产业链的后市偏向悲观,虽然目前焦企、钢厂以及港口的焦煤、焦炭库存大体处于常态水平,但是产业链全面进入过剩格局,而下游钢厂消费增速又不及上游煤焦产能增速,因此,短期内焦煤、焦炭的弱势格局还难以改变,但有企业表示市场的曙光可能出现在三季度末。 【调研实记】 <第一天:1个港口,1家国际贸易公司> 上午,我们拜访了某港口交易市场,重点参观了占地4万平方米的期货交割库。在库中,我们看到了1401合约上交割的6000吨焦煤、1405交割的2万吨焦炭依然在港口堆场中堆放。目前,港口库存中有320万吨煤炭,270万吨焦炭、720万吨铁矿石,其中270万吨的焦炭库存处于中位偏高的水平。另外,港口交割部的陈先生向我们介绍了关于现货仓储与期货交割方面的一些细节:现货方面,焦炭的仓储费为0.1元/吨,0.4元/吨封顶,焦煤的仓储费为0.1元/吨,0.15元/吨封顶;货物在堆场内短倒费用在5-6元/吨,从港口到堆场倒运费用在12-15元/吨,入库费用2-6块/吨,装船费用在30-40元/吨,该港口收费标准虽比其他港口高出差不多10元/吨,但由于其焦炭完善的加工配套,使得货主目前还是优先选择该港作为焦炭转运地。期货方面,交割仓库方面对于交割的货物有10的质量保证期,过期后不保质量,只保数量,同时他也建议说,煤焦入库时增加2%的量,可以保证交割更加顺畅。 下午,我们拜访的是某国际贸易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内蒙煤炭的贸易,以及焦煤、焦炭的进出口等业务。从企业获知,当前天津港二级焦成本在1010-1050元/吨,一级焦成本1130-1170元/吨,外蒙古煤进口成本在850元/吨,开采成本大约在40美金,澳洲焦煤开采成本大约在60美金,且成本在下降趋势中。此外,公司的张经理给我们详细介绍了焦化厂运行状况:目前,焦化厂按订单生产,焦企与钢厂实行按月定价模式,钢厂回款周期在半个月到1年不等;焦化厂开工率在80%左右,当前库存在6-7万吨,属于正常水平,焦炭主要销售到河北、山东地区,另外东北、江苏也有售。关于环保,由于公司在购买机器设备时就考虑到了,企业二氧化硫、粉尘排放控制较好,环保影响基本趋零。但是山西地区一些中小独立焦化厂由于前期投入不足,目前受环保影响较大。该公司对后市的观点是:下半年对焦炭需求偏向悲观,不看好煤化工下游,煤焦价格整体向下,市场拐点可能在9-10月份出现。 <第二天:1家钢厂、1家港口码头> 上午,我们拜访的是某钢厂,该公司占到30万平方公里,有2座5500立方米的高炉(世界第二,世界第一为5700立方米),据部门经理介绍,目前钢厂铁水年产能为870万吨,几乎全负荷生产;有5个炼钢炉,铁水全包进炼钢炉,经过热轧、冷轧生成终端产品;还有4座70孔7.63米的焦炉(据说生产的焦炭世界最好),能够实现焦炭的全部自供,其焦炭成本在1000元/吨左右。原料采购方面,铁矿石90%以上是进口的,主要来自巴西、澳洲,全年采购量约1400万吨;焦煤采购则以山西焦煤为主,占比50%,进口澳洲煤、加拿大煤占比35%,其余近15%份额则是兖州与开滦煤。库存方面,企业有40万吨的煤炭库存(煤料场可堆放60万吨库存),160万吨矿库存(矿料场可堆放250万吨库存),处于常态水平。成本方面,煤料场和矿料场取得海关监管,有50-60元/吨的成本优势,另外货物从港口直达,不用汽车短倒。关于销售,总公司统一销售,订单基本都能满足,目前库存量较低,并且从上个月开始扭亏为盈。该公司某领导对后市的观点是:铁矿石基本到位,下跌最多至80美金,但上涨空间也不大,看空下半年钢材市场。 下午,我们拜访的是某港口码头,该公司共有6个码头,其中我们调研的码头主要吞吐的是煤和铁矿石,我们调研的当天就有一船25万吨的铁矿石到港。目前,港口的矿石库存有220多万吨,同比上升;焦煤库存有33万吨,较2013年80万吨的常态库存有明显下降。据介绍,该码头最多可堆放750万吨铁矿石,堆存费用少,有60天免堆期,港口业务以装卸费为主要收入,具体从卸船到堆垛费用在30元/吨左右,比天津港少了10元/吨的短倒费。港口有保税仓库4万平方米,可堆放30万吨铁矿石。焦煤方面,码头的焦煤货源多数是贸易商的,钢厂很少自己直接采购货源;另外,今年进口焦煤量减少了,但是内蒙煤开始往曹妃甸卸货。港口领导对后期走势并不是很乐观,虽然上半年原材料价格跌幅高于钢材,铁矿石跌破80美元/吨的可能性较小,但上涨空间同样受到限制,国外矿山扩产使得铁矿石供应压力有增无减,另外近期部分小钢厂可能受利润回升开始复产,制约后市钢价反弹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