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4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际清算银行:极端宽松货币政策害人害己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达人勋

14

广播

23

听众

6

好友

Rank: 8Rank: 8

积分
5048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10 13:29: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受美联储缩减QE的影响,去年很多新兴市场国家货币都受到了多轮的冲击,特别是那些存在财政和经常账户双赤字的国家。然而今年4月以来,市场波动率大跌增加了市场的风险偏好,套利活动看起来又再次盛行,高收益率国家货币又出现靓丽的表现。然而最近国际清算银行发表报告警告,这可能是主要经济体央行“晚会开high了还不收杯”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所带来的假性繁荣:
持续的激进货币政策增加了附带损害的风险,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因为不受欢迎的溢出效应促使了其他国家破坏性金融失衡的累积,这种结果在金融周期不同步的时候总会出现。同时因为极端货币政策的结果令人失望,这些政策最终可能耗尽央行的公信力、政策效力和公众的支持度。更一般地说,这存在耗尽未来可动用政策空间的巨大风险。因为政策制定者不对称地对金融周期和商业周期进行应对,在经济繁荣的时候几乎没有紧缩,甚至更加宽松,在经济衰退的时候激进持续地宽松,政策制定者耗尽了弹药,增加了不稳定。
令局面恶化的全球货币和金融体系重大不同步正是,主要经济体宽松的货币环境传导到世界其他地区。结果,系统已经给全世界制造了一种不合适的低利率。没受危机冲击的国家发现,其难以保持在利率水平远高于那些受危机冲击大经济体下运转,因为担心本币汇率会被过度拉升,就算经济一直强劲增长。在一些国家,这已经鼓吹了不可持续的金融膨胀(“金融失衡”)。而短期扩张的结果是在长期会产生反作用。
在仍然从资产负债表式衰退中复苏的经济体中,通过越来越激进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应对,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到了某个时候,这甚至可能会出现反效果(比如说耗尽了政策弹药,发展出新的失衡)。
负实际利率,特别是还配合上零利率,并非均衡的现象。结果,它们增加附带损害的风险,不仅在受危机冲击的国家本身——它们可能进一步拖延资产负债表修复或鼓吹了不健康的高风险活动,而且这导致其他国家金融失衡加剧就更为明显了。因此,这最终可能自我增强这些低利率政策,因为全球经济失衡的消失可能会导致正常化异常困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分享到新浪微博
求知!求职!求交往!我的期货世界,我的期货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每日签到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期货帮    

GMT+8, 2025-7-28 06:10 , Processed in 0.452400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期货帮!

© 2001-2015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期货日报新媒体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3号 豫ICP备13022189号-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