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特朗普赢得大选,成为美国下一届总统。美元指数、原油暴跌,伦铜、农产品掉头向下,黄金、白银贵金属飙升,一个疯子的时代到来了。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小说《双城记》开头写道:“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双城记》是一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所写成的历史小说,首版时间为1859年。作者所处的年代各种思潮涌现,人们在社会变革中或惶恐、或惊讶、或喜悦。虽然时间上故事发生的年代已经过去了一个半世纪,对于变革中的中国和即将以特朗普为带领的美国乃至全球依然有值得借鉴的意义。 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曾经说过:“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谁掌握了货币发行权,谁就掌握了世界”。粮食是最重要的资源,其地位无可比拟。民以食为天,历史学家告诉我们‘中国王朝的更迭,往往与通货膨胀尤其粮价上涨有关’。造成粮价上涨的原因很多,最直接的就是自然灾害减产或兵荒马乱,间接就是货币供过于求水涨船高,再有就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需求增加超过可供应量。 中国食品电子商务研究院院长洪涛发布的《2015--2016年中国粮食安全发展报告》中指出:“2015年我国粮食实现十二连增,供过于求的不安全因素较高,归纳起来主要是高产量、高库存、高进口、高价格、高成本”。个人认为高产量只是相对而言,其实中国主粮自给率已降低到了85%。在自给率严重不足情况下,为什么还会造成高库存呢?这自然和高进口有关。而高进口又和高成本造成的高价格有直接关系。国内粮食高成本是小面积小农式种植方式效益低下造成的,自然无法和国外大规模机械化现代农业相比拟。国外低成本加国家农业补贴加剧了中国粮食内外价差,造成了中国国内粮食的高价格,高进口量也就难以避免了。 中国粮食高产量是一个伪命题,高产量主要是结构性玉米过剩,想要解决高库存、高进口、高价格、高成本则必须从现代化大机械化规模化种植上做文章。2016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关于完善农产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完善了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也就是简称的“三权”分置,宣告了一场新的土地革命以及城镇化全面拉开了帷幕。中国社科院农村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三权分置最大的突破就是放活土地经营权,在保护农民相应权益的同时盘活土地资源要素市场,有利于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主体的培育”。其实这等于给资本发放了土地准入证,资本会激活土地市场。 土地“三权分置”对接的还是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用‘价补分离、市场定价’方式解决五高或四高问题。玉米去库存列入了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有人错误的认为国家希望玉米价格跌到农民放弃种植玉米。玉米作为百粮之基础曾经是主粮现在主要用作饲料在粮食中的地位依然举足轻重,2016年8月30日黑龙江农业委员会、省财政厅下发文件,玉米改种大豆每亩补贴150元。从中可以看出在玉米去产能这个问题上,国家采用的更多是补贴引导方式而非粗暴压垮玉米市场价格。 白糖作为重要生活日用品虽然属于半工半农品种,在中国一般归类于农产品,土地流转对于国内糖市同样有深远影响。当前国内糖料种植依然比较落后,南方甘蔗亩产平均只有4.3--4.5吨每亩,这和巴西、澳大利亚、泰国甘蔗平均亩产超过8吨甚至高产能达到10--12吨有太大差距。泰国能将种水稻的良田该种甘蔗,中国想在有限耕地情况下提高白糖产量,只有提高单产走规模化集约化之路。土地三权分置为制糖企业创造了发展条件,以广西为例准备将现有28家有一定规模的糖企收购重组为5--8个大的集团。土地必然成为南方重要的珍贵资源,谁拥有了土地谁就有了发展空间和市场发言权。 在周星驰自导自演《大话西游》中有这样一段台词:“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如果上天能够给我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出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土地流转就是孙悟空心中的那位紫霞姑娘,就像2015年12月16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布瑞克公司创始人、农产品集购网CEO孙彤演讲所言:“智慧农业建设构建出了土地流转平台(土银网)、农业大数据、农业物联网、电子商务(农产品集购网)、农业产业金融的全新现代化农业运行模式”。对于安于现状懒惰者这是最坏的时代,是最愚蠢的时代。对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人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智慧农业的时代,这是一场资本的盛宴,这是难得的发展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