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59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白糖] 中国15/16新榨季呈现新局面(发表于2015年10月甜世界)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达人勋

5

广播

1

听众

0

好友

Rank: 3Rank: 3

积分
469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5 12:05: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分类: 现货行业门户网站发表的文章
中国15/16新榨季呈现新局面

中航期货公司章孜海
摘要:2015年6月以来,国内糖价以及国际糖价均呈现下行趋势。国内糖价主要受进口糖量的影响;国际糖价主要受天气、巴西货币贬值以及国际原油的影响。短期来看,这些因素还将继续影响国内糖价以及国家糖价的走势。
从6月初以来,国内糖一改年初以来的持续强势,价格呈震荡下行。以郑州白糖指数为例,从6月2日最高5,746元/吨持续下行,于7月9日达最低5,036元/吨,降幅超过12%,近日虽有反弹,但力度有限。同期国际糖价一波三折,6月初震荡下行,在6月中旬后有所企稳,出现小幅反弹,但7月中旬后再度下行;2015年7月初 ICE原糖期货主力10月合约价格达到13美分磅,但7月中旬又继续下跌接近12美分磅。国内外糖价终于殊途同归,一同下跌,不过诱发下跌的因素各有不同。
【国内糖价:进口压力增加 糖产量预期减产】
-进口食糖
截止7月17日,进口原糖加工利润达到2149.24元/吨,虽然较今年6月24日时创下的历史峰值2,426元/吨有所回落,但仍属于高位。进口原糖加工利润丰厚,必然吸引进口商积极组织进口,数据显示4月和5月,国内食糖(原糖+精制糖,其中90%以上是原糖)连续两个月进口超过50万吨,虽然6月进口量为24万吨,环比下滑52%,但同比依然增长190%;1-6月累计进口总计231.29万吨,同比增加66%。而值得关注的是,利益驱使下,国内糖市有走私糖出没,也对市场产生了冲击,不过走私糖具体的数据,较难统计。
-下游消费
目前虽然是白糖的消费旺季,但国内白糖主要消费领域如碳酸饮料和果汁饮料产量增速都低于去年。如6月数据显示,中国软饮料碳酸饮料和果汁饮料均出现了较为罕见的同比负增长下降分别为1.29%和0.28%,也是近几年同期最低的。今年白糖消费旺季不旺的特征有所显现。
中糖协数据显示,2014/2015榨季中国共产糖1,055.6万吨,同比减少21%。2015/16榨季(2015年10月-2016年9月)国内甘蔗第一大省广西的种植面积同比减少150万亩至1300万亩左右。
面积减少势必甘蔗产量减少进而糖产量也将会减少。若不考虑天气因素,广西产量估计降至550万吨。与此同时,国内其他产区糖产量的预估数据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由此预计2015/16榨季国内蔗糖总产量预计在915-925万吨。而预计该榨季国内蔗糖消费量将达到1,600万吨,因此国内供应缺口将会扩大。
总之,长期而言,虽然国内糖预期产量下降对糖价长期形成支撑作用,但短期来看,目前市场焦点是由于国内进口原糖加工利润高,进口糖对国内糖价的冲击。
【国际糖价:出口供给增加 货币贬值成推手】
-天气
今年以来,国际市场对于全球厄尔尼若现象有所预期。7月10日,全美气象服务机构(National Weather Service)的气候预测中心表示,厄尔尼诺气候延续至今年冬季的几率超过九成,而有八成几率将延续至北半球明年初春。
数据显示,受恶劣的天气影响,巴西中南部地区2015/2016榨季(2015年4月-2016年3月)蔗糖产量可能将同比下降5%左右(2014/2015榨季产量为3,760万吨),这对国际糖价有所提振。
-货币
巴西货币雷亚尔兑美元继续贬值。最新7月21日数据显示,美元兑巴西雷亚尔买入价为3.2143,逼近了7月14日创下的今年高点3.2275。巴西货币贬值利于巴西白糖出口,对全球糖价构成利空因素。
-国际原油
2015年7月,由于伊朗核谈判顺利结束,持续9年的伊朗原油出口禁令面临解除,这将大幅增加国际原油供给,利空国际原油价格。以NYMEX原油为例,截止7月21日,主力9月合约最低价已经逼近了每桶50美元整数关,较5月5日形成的高点64.45美元下跌了超过22%,国际原油价格弱势,不利于巴西甘蔗乙醇的生产,将增加巴西白糖供给,并间接利空国际糖价。
【总结】
对国内糖价而言,影响短期糖价的变化的焦点在于进口糖量;而对于国际糖价而言,巴西巴西货币贬值和国际原油大跌是市场短期焦点,目前弱势格局尚难改变。摘要:进入十月份,中国蔗糖2015/2016榨季开始。受原料甘蔗的供应量进一步减少的影响,新榨季中国蔗糖将呈现产不足需的局面,有助于促进国内糖价上涨。但是,受竞争产品玉米淀粉糖的替代量以及进口糖量仍有可能制约国内糖价上涨。
                  
进入十月份,中国蔗糖2015/2016榨季开始。由于原料甘蔗、竞争产品、进口糖量等不同因素的影响,新榨季将呈现国产量不足、进口量作补充、消费量难以增长的局面。
-原料甘蔗供应
1 种植面积下滑。由于种植甘蔗收益降低,在蔗糖主要产区劳动力日益短缺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之际,2015/2016榨季国内甘蔗种植面积减幅会比较大。中国糖业协会副理事长刘汉德预计,2015/2016榨季新榨季全国甘蔗种植面积估计仅有2080万亩,同比减少13%。其中,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减少13%,广东减少12%。
2 恶劣天气影响。10月上旬,中国广西以及广东地区遭受台风“彩虹”,造成两地甘蔗大面积倒伏,也对甘蔗产量造成一定影响。
广西:北海蔗区东南部蔗区倒伏预估超过80%,折断率在10%左右;钦州、防城大部分蔗区影响较小,出现较小部分的倒伏;南宁、崇左大部分蔗区影响较小,崇左及南宁交接的蔗区中崇左扶绥、南宁横县、邕宁蔗区出现8级风,甘蔗出现一定程度倒伏。柳州、来宾、白色、河池风力小,基本不影响。
广东:广东第一大产糖县湛江遂溪甘蔗倒伏率超过90%,由于台风滞留时间之长,遂溪蔗区甘蔗尾端折断率超过15%.雷州甘蔗倒伏率超过70%,徐闻超过50%。
受甘蔗产量减少的影响,预计2015/2016榨季,中国蔗糖产量预估为950万吨,减产11%。其中预计广西、云南、广东以及海南这四大主产区的蔗糖产量分别是580万吨、200万吨、75万吨以及20万吨。
新榨季中国蔗糖产量减少将可能导致中国供应缺口将高达600万吨以上,利好国内糖价上涨。预计新榨季国内糖价将可能上涨500-600元/吨,在5200—6000元/吨范围区间内波动。
但是,仍需注意的是,新榨季仍然有制约糖价上涨的因素。
1 下游消费增长有限。由于国内玉米丰产进而价格持续下行,原料价格下跌这将导致国内淀粉糖价格下跌。10月份国内淀粉糖市场价格和蔗糖价格的价差在3000元/吨左右,玉米淀粉糖替代蔗糖的价格优势十分明显。若价差进一步扩大,玉米淀粉糖可能会挤占新榨季蔗糖的消费市场,所以蔗糖消费量将较难出现大幅增长。
2 需警惕进口糖量。15/16榨季国内糖市高达600万吨以上的供应缺口将需要靠进口糖来作补充。预计15/16榨季进口糖数量会达到530万吨,同比增长10%左右。
但由于国内进口盈利巨大,对新榨季进口数据预估还存在不确定性。如果新榨季国际糖市没有出现持续上涨行情,就会造成国内外糖市价差过大,食糖进口商以及原糖加工企业等市场主体可能会为了各自的利益就而自行扩大进口食糖量,导致进口食糖总量增加。
未来影响国际糖价走势的焦点之一为印度出口原糖补贴政策。印度政府在9月宣布了15/16榨季至少出口400万吨原糖的目标。根据印度糖厂协会的估计,进入15/16榨季,印度食糖的库存为960万吨,同比增加28%。因此,印度政府希望国内糖厂由生产蔗糖转为生产原糖,以降低庞大库存。
目前国际原糖价格低于15美分/磅,印度若以此价格出口原糖将亏损。不过由于印度现在正在进行邦议会选举,在选举期间不会出台任何政策。因此关键的出口原糖补贴政策在11月中旬邦议会选举结束前都不会得到批准。我们判断,11月以后若国际糖价仍处于15美分/磅之下,印度政府出台补贴政策的可能性依然较大。
若印度实行原糖出口补贴政策,印度的原糖出口将可能大幅增加,进而会增加全球食糖供应,造成国际糖价下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分享到新浪微博
求知!求职!求交往!我的期货世界,我的期货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2

广播

1

听众

0

好友

Rank: 2

积分
155
沙发
发表于 2016-10-22 13:16:41 | 只看该作者
准确预测。谢谢。
求知!求职!求交往!我的期货世界,我的期货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5

广播

1

听众

0

好友

Rank: 3Rank: 3

积分
469
QQ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2 13:22:54 | 只看该作者
不谢。应该的。
求知!求职!求交往!我的期货世界,我的期货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每日签到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期货帮    

GMT+8, 2025-5-14 18:55 , Processed in 0.358803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期货帮!

© 2001-2015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期货日报新媒体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3号 豫ICP备13022189号-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