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7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麦] 新型农民积极利用期货工具增效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达人勋

0

广播

1

听众

0

好友

Rank: 2

积分
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1 10:52: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分类: 权威媒体公开发表的文章
新型农民积极利用期货工具增效
作者:乔林生  2016/5/17 0:00:00  来源:原创  浏览:5161
   又到了麦黄的季节,看着自己合作社种植的4000多亩“西农979”小麦长势喜人,河南遂平县的武向东心里乐滋滋的。
  作为当地一家农业种植合作社的负责人,武向东近期还做成了一件令他开心且宽心的事:他们的合作社已在国内小麦期货市场建立了卖出套保头寸,新麦收获后就不愁卖粮难、卖价低的问题了。
  “小麦还没有收割,我们的销售问题就解决了一些,而且销售价格已经确定了。”武向东向期货日报记者介绍,他们的合作社根据近年来国内新麦上市后价格难涨和销售困难的规律,同时结合郑州强麦期货远期合约价格年初以来一直在较高区间运行的情况,选择在强麦期货9月合约上对一部分新麦进行卖出套保。
  武向东的这一操作,不仅提前锁定了新麦的销售价格,而且还可以选择到期交割,通过期货市场把新麦销售出去。
  按当前的市场价格和预期的新麦开秤价格推算,这笔期现结合的操作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从当前的市场状况看,此次卖出套保操作的风险很小。”武向东初步估计,今年新麦开秤价在2400元/吨,他们在期货上的卖出价格为2680元/吨,除去收割、整理、运输等费用外,理论上可以多收“三五斗”。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国内土地流转的加快,种粮大户、农业种植合作社越来越多,但因农业政策和农产品托市收购政策等不断调整,这些种粮大户和农业种植合作社的种植收益很不稳定。
  “一些种粮大户和农业种植合作社甚至因为入不敷出被迫退出农业种植领域,比如今年玉米收储政策调整后,东北地区一些种粮大户已经开始减少租地面积。”一位多年从事粮食经营的产业人士认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种粮大户和农业种植合作社的领头人,应学会利用期货市场合理安排生产和管理价格风险。
  当前,国内农业种植向资本化、规模化、高品质化、品牌化、机械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愈加明显,但农业是长周期产业,资金投入后回收期较长,而且初期的回报率很低,加之农业政策的调整,很多农业合作组织很难实现“保本”。在此背景下,学会利用市场信息和期货工具,对种粮大户和农业合作组织而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继油菜籽托市收购政策停止执行后,今年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的新产玉米不再托市收购,虽然小麦、稻谷的托市收购政策仍在执行,但未来调整是必然的。”武向东对记者说,在国内农产品市场特别是粮食市场走向完全市场化的过程中,种粮大户和农业种植合作社不能再指望政策扶持和补贴了,“我们应该早点掌握一些新的市场知识,早点学会利用期货市场管理农业生产,增收增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分享到新浪微博
求知!求职!求交往!我的期货世界,我的期货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每日签到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期货帮    

GMT+8, 2025-8-8 19:25 , Processed in 0.74880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期货帮!

© 2001-2015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期货日报新媒体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3号 豫ICP备13022189号-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