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16年的原油市场:脆弱的再平衡过程,扰动因素多,大概率底部波动 2016年来,产量端的确定变量是美国和伊朗,机动变量是沙特和俄罗斯。站在目前的时间点上,根据EIA数据,美国从2016年1月底的920万桶每天,下降到目前的890万桶每天,单月环比下降10万桶每天。应该说,远端价格目前还压在页岩油的完全成本上,并未像近端这样大幅抬升,同时钻井数量仍然在降的前提下,静态来看,可以预估美国产量大致可以按照这个速度往下走,预计全年下降120万桶每天。 OPEC这边,伊朗的新增量放在50-100万桶区间。沙特和俄罗斯相对来说是比较机动的,比较看其政治态度。需要注意的是,沙特产量从去年夏季高点到今天,已经下降125万桶每天,换句话说,它有125万桶每天的产能是可以随时开出的,而俄罗斯在冻产同时,产量却上升,虽然目前来看产量的新增量弥补了中国的减产量,使得对于外围市场并未有新增量,但也不能排除其仍有产量上升的可能性。 需求端,今年需要注意的两个事实是,1)今年的油价与去年基本持平,边际上再刺激更多同比需求的可能性在削弱;2)去年成品油高消费低库存,炼油毛利非常好,炼厂都倾向于增加开工,将原油换成成品油,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原油消费。经过一年的成品油库存积累,目前库存已经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去库幅度明显低于正常季节性,因此大概率今年炼厂无法再享受去年的红利,也即,炼厂同比开工再提升的动力偏弱。加上这几年炼厂的新增产能是不足的,因此整体的原油消费量要同比再有更好表现,比较难。已知2015年需求的同比增量是180万桶每天,预估2016年的整体消费会回落到80-120万桶区间。 由此计算,美国下降120万桶每天,伊朗最多开出100万桶每天,消费最差增量在80万桶每天,过剩量的同比变化是下降100万桶每天。而2015年的整体过剩量是150-200万桶每天,也即2016年,全球原油仍旧处于过剩,但过剩量在减轻,这与2016年4月EIA的月报预估是比较一致的。如果再解读一层,即基本面环比在变好,但是库存还在积累,市场仍然弱,上涨必须很小心。 刚才提到,由于沙特还有125万桶每天的潜在产能,俄罗斯也仍然在增产,同时如果原油价格上冲较快,远端达到70美金,美国的产量下降则会被证伪。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推算不会成立,那么这个环比过剩量减少的过程会被打破,环比变好的基本面瞬间被打破,价格重新回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