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3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邻为鉴:中国可以向日本吸取哪些教训?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达人勋

14

广播

23

听众

6

好友

Rank: 8Rank: 8

积分
5033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16 23:02: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的中国很像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去年华尔街见闻网站的文章引用摩根大通的观点总结过相似与差别:在金融失衡和实体经济所面对的挑战上是相似的,但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如果中国拖延经济结构转型可能重蹈日本的覆辙。
英国《金融时报》美国版执行主编Gillian Tett认为值得注意几点相似:
1、信贷与房产泡沫都在飞速膨胀;2、央行都面对去监管和不良债务问题3、都在围绕银行进行政府操控的金融系统改革,向自由的资本市场转变。

这样的改革是必要的,但也存在巨大风险。既然和三十年前的日本有上述相似经历,中国的投资者和决策者可以从日本的成败中吸取哪些教训?
Tett归纳为七个D,因为它们的七个相关关键词英文首字母都是D:
1、增长减速能造成伤害。(deceleration can hurt)
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一减速,不良贷款就飙升了。中国决策者应该注意这点。
2、通缩是致命的,对银行尤其如此。(Deflation is deadly, particularly for banks)
资产价格跌了,负债和不良贷款都会增加。日本银行业当年毫无准备。
3、否认问题就是害自己。(Denial is damaging)
日本银行业1992年掩盖问题,说不良贷款只有8万亿日元,到2000年这个数字上修到100万亿日元,给系统带来更大的冲击。
4、连锁反应不是闹着玩的。(Dominos can fall.)
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投资者还以为日本政府和财团企业会无条件支持金融系统。少数小机构倒闭让投资者对整个系统失去信心。
中国应该小心,大量有可信度的银行崩盘可能造成传染性恐慌。
5、存款保险很重要。(Deposit insurance matters)
日本央行高官最近承认,从上世纪90年代学到的教训就是,没有存款保险很难抑制恐慌情绪。
6、决策也很重要。(Decision-making matters, too. )
日本金融系统有个问题是经济在政治影响下出现了权力过渡地带,也就是说,在资本市场还无力有效监管银行的时候,政府官员也未能实行激进的决策。
投资者应该观察今天中国的决策,了解决策者是否有权执行不受欢迎的举措。
7、大规模美元储备一样很重要,它的影响甚至抵得过以上六点。
大规模美元储备可以扶持银行业重组、缓和经济冲击。实际上,中国也累积了庞大的外储。
一位日本决策者认为:
中国人更愿意吸取日本的教训,而不是美国2007年的教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分享到新浪微博
求知!求职!求交往!我的期货世界,我的期货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每日签到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期货帮    

GMT+8, 2025-5-17 06:02 , Processed in 0.38000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期货帮!

© 2001-2015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期货日报新媒体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3号 豫ICP备13022189号-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