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3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冲汇率风险零基础 企业市场亟待集体大补课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达人勋

14

广播

23

听众

6

好友

Rank: 8Rank: 8

积分
5033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16 10:11: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冲汇率风险对于贸易类以及国际范围经营的公司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但是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仍然是一个陌生的领域。
一直以来,中国企业都对人民币的走向不甚敏感。人民币对美元已经连续升值超过10年时间,且在此之前。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一直非常稳定。所以波动幅度偏小以及波动方向在某种程度上的固定让企业“不屑”进行套期保值。
然而,这一情况已经在2月份彻底改观。今年前四个月人民币对美元意外大幅贬值3.3%,这对存在汇率敞口的企业造成巨额损失,集中暴露了中国企业在对冲汇率风险上的不足。
中国国家航空公司就遇到了这一问题。在人民币贬值的影响下,中国国航一季度汇兑损失达到5.15亿人民币。该公司财务官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
“我们正在严肃考虑利用衍生品对冲这一风险。”

就像其他存在汇率敞口的公司一样,中国国航开始在远期市场寻求风险对冲。通过购入远期合约,公司可以在不同的时间以相同的价格在人民币和美元之间进行兑换。
“在过去几年,人民币的升值给我们的业务来带了增值,在这种情况下,公司不存在对冲美元风险理由,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将放弃汇率波动带来的收益。”

然而,并非所有中国企业都有对冲汇率风险的条件。中国外贸企业多如繁星,却没有场内汇率对冲工具可供使用。
不过,这种情况可能在不久的未来得到解决。华尔街见闻网站此前报导,上周公布的新国九条明确指出,国家将建设金融期货市场。配合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适应资本市场风险管理需要,平稳有序发展金融衍生产品。
据《期货日报》报导,一份对世界500强企业的调查显示,其规避外汇风险主要使用远期合同、期货合约、期权合约和掉期。而目前我国内地期货市场尚未推出汇率衍生品,金融期货品种序列尚不完善。在汇率风险规避方面,我国外贸企业主要依靠银行和保险(放心保)机构提供的场外远期结售汇业务。
虽然银行、保险机构等推出的一些人民币掉期期权产品,提供了外汇避险途径,但此类场外产品的交易信息透明度不足,普通中小企业难以了解交易行情。在场外衍生品参与受限以及场内衍生品缺失的情况下,一些避险需求迫切的企业开始转而寻求参与境外汇率衍生品市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分享到新浪微博
求知!求职!求交往!我的期货世界,我的期货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每日签到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期货帮    

GMT+8, 2025-5-5 17:08 , Processed in 0.43680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期货帮!

© 2001-2015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期货日报新媒体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3号 豫ICP备13022189号-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