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来一段时间看,推动国内经济增长的动力有所减弱,经济增速可能回落。
长期以来,推动国内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就是投资,但拉动投资的三大动力——基建、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近期内明显减缓,今年投资增速或将降至15%,远低于去年的19.6%;房地产市场出现过剩,尽管各地纷纷解除房地产限购、银行对限贷进行松绑,但9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有69个,持平的城市只有1个,环比价格变动中,最小降幅为0.4%,最大降幅为1.9%。这种背景下,国内GDP增速将有所回落,市场预计今年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为7.3%,全年为7.4%。
尽管近期内中国经济增长结构和质量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房地产和产能过剩行业继续调整,服务业发展持续超越制造业,如本月1日公布的9月中国官方制造业PMI为51.1,与8月份持平;9月汇丰中国服务业PMI为53.5,虽然低于预期的53.8和8月的54.1,但仍创今年第二高水平。
政府对GDP增速的容忍度将进一步提高,是否出台新的调控措施将主要取决于国内就业形势变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就业形势保持基本稳定。1月至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82万人,同比多增16万人,提前实现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00万人的既定目标,由此,我们有理由认为短期内政府不会出台较大幅度经济刺激措施。
本人认为今后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国内GDP增速难以出现爆发式上涨,消费难以大幅启动、现货市场压力将抑制国内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上涨的高度,国内期价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以弱势震荡为主。具体到期货板块,以沪铜为代表的有色金属对经济周期反应敏感。电力用铜作为国内最大的用铜领域,前9个月,电网投资累计同比仅增长3.55%,电源投资累计下滑11.41%。空调方面,由于房地产的低迷以及炎热夏季并没有出现,销售受到较大影响,这也影响后期空调企业的铜管采购。总体上看,由于中国经济增速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下滑,铜消费增速将受到拖累,铜价上涨空间有限,因此,今后交易者仍应以逢高做空为主。
农产品方面,以大豆为例,截止10月24日,国内进口大豆库存总量475.2万吨,较前一周的532.1万吨下降56.9万吨,降幅11.97%。10月份是我国大豆历年进口到港量的低潮期,到港量不足和开机率下降,加上下半年为豆粕传统消费旺季,这些因素对粕价的刺激较为明显,因此,建议场外资金在以豆粕为代表的农产品板块以逢低买进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