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政府加强了对于煤矿的安全检查力度以及生产规范约束,山西省分别发布了《煤矿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实施方案》和《山西省遏制矿山企业瞒报生产安全事故行为办法》。11月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也开始对山西省矿山安全生产工作开展帮扶指导,体现了政府对于煤矿生产安全问题的重视。在政策导向和压力下煤矿或主动或被动地降低了开工率来保证生产安全,国内焦煤产量持续受到抑制。根据我们估算,彼时焦煤日均产量较高点环比下滑幅度约18%,这也使得焦煤在去年下半年一直处于偏强运行的状态。 今年年初,随着安全生产帮扶指导工作初见成效,主产区煤矿开始季节性的稳步复产,相较于去年,事故频率大幅下降,产量释放较为顺利,叠加进口量也维持在相对高位,焦煤周度供应从去年四季度的1150万吨,回升至春节前的1200万吨,扭转了自去年中安检趋严以来供应短缺的基本面格局。但是因为下游铁水需求偏弱,恢复速度和幅度均不及年初预期,导致了焦煤供应短期内出现了小幅过剩的局面,期货价格也因此一度承压下行至1600元/吨左右,较去年高点降幅达到500元/吨。 虽然从基本面的角度来看,焦煤格局依旧健康,现货价格仍在高位盘整较为坚挺,整体库存也在节后重新去化至低位。但是期货价格的弱势反应了市场对于未来供需形势的担忧,下游的钢厂和焦化厂也因为近期整体需求的偏弱而采取主动去化原料煤库存,按需小幅补库的消极库存管理策略。 在市场心态较为悲观的气氛中,近日连续传出关于限制煤矿超额生产的政策消息: 2月20日,山西省发布《关于开展煤矿“三超”和隐蔽工作面专项整治的通知》,整治重点内容包括超能力下达生产经营指标、煤矿超能力生产、采掘接续紧张、超定员组织生产、布置隐蔽工作面等八方面。 2月21日,市场传言:应山西省发改委要求,2024年潞安全集团减产1700万吨,从原计划产量1.03亿吨/年减产到8600万吨/年,预计后期向市场销售量会有所减少。 2月22日,市场传言:乌海露天煤矿资源整合建设,尚未完成整合的煤矿后期办理采矿证手续时要求停产。 2月28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发布《关于印发2024年矿山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的通知》,文件精神要求严查超能力生产。 从基本面的角度来看,去年因为受到较为严格的安监影响,山西地区煤矿产量普遍偏低,在今年年初复产较为顺利的情况下,市场普遍给出了较强的产量增长预期。但是随着山西治超工作的展开,这部分增产预期就被阶段性证伪了,甚至可能因为整治力度的加大而下调。年初焦煤供应对应的铁水日均产量的平衡点在250万吨左右,如果综合考虑治超后的减产,那么对应的平衡点可能又要下调至235万吨左右的水平,虽然需求水平尚处于模糊阶段,但是供应端预期的大幅摆动使得本来偏弱的预期又重新走强。 另一方面,从政策出发点的角度来看,作为煤炭大省的山西,其煤炭开采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40%,在经济大周期仍处于筑底阶段,其他环节收入尚待发力的情况下,其是不愿意看到支柱性收入品种出现大幅跌价的。因而在煤炭市场预期走弱的情况下,可以预期会有政策出台托底煤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