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供给来看,2022年1-8月国内精铜净供给为929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26.8万吨。从本文估算来看,消费量增加了约19万吨。以上考察领域约占1-8月铜供给量的91%。 精铜供给增量和消费增量的估算结果有一些出入,但数据揭示了今年消费的增长点和拖累项,也为未来需求变化的分析路径提供了线索。具体来看,铜杆线消费主要增长点来自基建,尤其是电力基建,其次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而拖累项主要是房地产链条、电子产业。此外,精铜杆的旺盛需求还得益于废铜供给不足。受家电行业疲软影响,铜管需求下滑。受新能源汽车高增长刺激,锂电铜箔产量大增,但电路铜箔受电子行业疲软影响而下滑。铜板带、铜棒则相对稳定,主要是房地产市场的疲软影响滞后,家装市场保有韧性。综合来看,铜的消费增长来自于基建、新能源汽车,拖累主要是房地产链条、电子行业。 展望未来,电力基建在4季度依然会保持旺盛,支撑铜杆线需求。房地产虽有企稳迹象,但整体疲软态势不会改变。因此,包括家电在内的地产链条的铜消费将继续保持疲软。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与消费有关的,如电子、汽车等领域的消费也大概率转弱,2023年新能源汽车的增速也可能迎来显著放缓。总的来看,当目前在下滑的进一步扩大降幅、在增长的放缓增长、现在的支撑进入相对淡季,供需拐点有望到来。如果废铜供给能够回升,那么拐点有望更快到来 综合来看,供给端保持稳定的概率较大,且废铜供应存在从低点回升的空间,需求端受经济下行影响有下滑预期,未来供需转向宽松的可能性较大。站在当前时点,未来最可能发生的是迎来库存拐点,所以押注铜价下行是一个从胜率、盈利空间两方面都占优的选择。我们认为,铜库存拐点或最早在11月份确定,随后铜价将开启新一波可能维持3个月以上的下行趋势。 不确定性风险:供给收缩、需求下滑不及预期、经济增长超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