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铜价自22年年中受宏观因素急跌后,反弹趋势延续至今,除宏观影响之外,铜持续的低库存成了市场看多铜价的理由之一。其原因除了疫情导致的供需错配,另外一大原因便是矿端近两年受扰动较大。由于铜矿的供给周期较长,铜矿供给与铜的消费存在着较大的时间错配的问题,矿端消息面信息经常提前作用于预期,极低库存水平下,更是会放大供给端扰动对价格的波动。 基于对矿端的梳理,2022-2023年矿山释放周期开启,预计今年会有进一步的产量爬坡。根据去年矿企运行的反馈来看,南美智利、秘鲁两大主产区近年来由于受到政策变革影响较大,罢工堵路干扰频出,表现不如预期,主要增量体现在刚果金、印尼、塞尔维亚及中国等地区的铜矿产量增长。 随着绿色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铜供给端能否跟上是决定未来铜供需格局的关键,过去十年新发现大型铜矿较少、矿山资本支出下降、长期开采之下铜品位呈降低,凸显了资源稀缺性。并且近些年资源民族主义抬头,矿业开发环境有恶化迹象,叠加各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限制部分矿山活动,资源供应刚性化制约了中长期供应释放空间。结合对现有新增项目的统计与评估,2024年之后增长瓶颈显现的可能性较大。而2025年之后,随着全球矿山投资减少,叠加全球主要矿山老龄化问题让矿企生产成本也逐渐攀升,伴随着新能源领域消费的扩展,预计全球铜矿供需将在2025年迎来转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