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201192252462987.html
“后煤炭时代”美、德、日退煤路径对比
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一系列环境变化问题和国际政治问题,近年来联合国一直在呼吁全球各国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降低污染物排放以及提高资源效率的使用已经得到全球大部分国家的认可,因此目前超过100个国家已经将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作为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 2021年3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逐步在电力行业中淘汰煤炭是实现将升温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的最重要一步。这意味着,到2030年,全球发电领域的煤炭用量必须比2010年下降80%。古特雷斯呼吁经合组织国家承诺到2030年逐步淘汰煤炭,并呼吁非经合组织国家2040年淘汰煤炭。另外,停止对煤炭发电厂的国际资助,将投资转向可持续能源项目。在全球的碳排放中,煤电的污染占比较大,数据显示,2010年之前,发电量和发电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同步上涨的;2010年之后,随着新能源的替代,二者之间逐渐背离,但是由于煤电占比仍较高,因此当前煤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仍较大。因此,在各主要用煤国的碳中和计划中,如何降低甚至淘汰煤炭使用成为焦点。 当前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提出了自己的退煤时间表,不少国家已经承诺在2030年左右完全停止煤炭的使用,但是不同的国家由于国情不同,退煤的着力点存在较大差异,德国主要以招标补贴的方式引导燃煤电厂退役,美国旨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使用,日本则倾向于用高效燃煤电厂逐渐替代老旧燃煤电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