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1、2021年注定是政策大年。无论是疫情后的各种经济刺激政策,还是广义货币政策,在过去一年中,政策的的确确对商品供需产生着实际的影响。对于今年来讲,如何贯彻落实发改委的全年粗钢产量压减任务,成为行业内最大的政策,也必将对下半年行情走势,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值得我们从业者给与足够的重视。 2、之所以重视政策,是因为该项政策力度足够大,影响足够宽广。上半年,通过广大钢企的积极努力,我们获得了超过6000万吨的粗钢产量增量(统计局口径)。而从去年四季度的工信部,到今年两会,均明确提出来“全年粗钢产量要实现负增长”的任务要求。这就意味着,下半年,我们至少有6000万吨的粗钢产量同比下降,数量级可谓巨大。 3、一旦政策得到贯彻执行,必将使得成材供给产生明显收缩。除了产量下降之外,下半年我们还面临着进口同比大幅下降的现实,两者相加,意味着下半年我们可能面临着8000万吨以上的国内供给减量。钢材供给收缩幅度高达15-20% 4、一旦压产政策落地执行,也就意味着消费端的变化,已经变得非常不重要了。可预见的半年内,不太可能出现国内钢材消费连续10%的下降。 5、基于对市场消息的总结,此次压减粗钢产量,核心目的在于抑制钢铁原料价格的过快上涨,政策目标直指一路上行的钢铁原料。 6、鉴于2021年全球缺铁、缺碳的现实,如非压产,则全球钢铁原料将持续处于紧平衡,甚至紧缺的状态。而一旦压产政策落地,将彻底改变钢铁行业的利润分配格局,等同于人为进行产业链利润的再分配,钢铁原料消费强度必将大幅下降,并逐步向供过于求的方向演化。 7、目前压产政策方向清晰,但政策幅度和力度都不够清晰。压产幅度和力度,直接决定着整个行业商品的价格运行方向:1)花架子式压产:全球钢铁高消费增量,导致铁元素和碳元素短缺,由于高冶炼效率,直接形成矿、煤和焦的过度短缺,成材持续富裕,钢厂持续低利润;2)轻度压产:由于碳元素供给为减量,则碳元素短缺依旧,但铁元素供需平衡,或者来回切换,成材供需得到优化,给出一定利润,给出原料上涨拉开空间,从而实现共同进步;3)重度压产:成材供需大幅、无限优化,原料消费全面承压,初级铁元素,尤其铁矿开始过剩,碳元素也同步转为过剩,但轻于铁元素。 8、基于对政府抑制原料价格上涨的决心来看,压产已势在必行。 9、现阶段,原料供不应求的矛盾仍在深化,也使得钢厂出现大面积亏损局面的出现。考虑后期政策落地的可能,以及成本支撑的有效性,做多成材具有较大的安全边际。而进一步,随着政策的深化,钢厂利润必将大幅走扩,做多成材利润成为更安全的套利策略。 10、考虑四大钢铁原料(矿、废钢、煤、焦)持续处于供需紧平衡,同时考虑09合约已经逐步进入交割视线,当前仍然为大幅贴水状态,单边做空原料近月合约仍需极度谨慎,成功的条件极为苛刻:必须立马使压产政策如期落地。 风险因素:压产政策出现巨大变化、钢材消费出现断崖式下降至新一轮经济危机、政府过度关照大宗商品价格,出现较为明显的期现背离、钢铁原料供给出现新的大幅减量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