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全球大豆供应同比增长,主要来自美豆增量供应。全球大豆丰产基调已定,按照各国当地农业机构给出的预估数据来看,2019/20年度巴西大豆产量同比增长537万吨,阿根廷大豆减产550万吨(美农报告巴西增产522万吨,阿根廷减产592万吨),总体来看,南美大豆增减接近互抵。而美豆因种植面积的恢复,产量出现较高的回升,根据6月美农报告数据来看,如果按照49.8蒲式耳的单产计算,产量同比调增1620万吨。更进一步说,从目前的美豆种植天气来看,单产仍有进一步可以调增的空间。 国内供应情况:自年初至今,豆粕库存先降后升,南美大豆集中性采购到港以及良好的油厂的开机压榨量,导致豆粕库存从五年来最低位,快速回升至去年同期水平之上。在生猪存栏尚未得到快速恢复的情况下,豆粕累库状态将得到延续。截止到6月19日,国内沿海主要地区油厂进口大豆总库存量518.35万吨,较去年同期448.02万吨增加15.69%。截止6月19日,国内沿海主要地区油厂豆粕总库存量90.03万吨,较去年同期85.28万吨增加5.56%。6月-8月大豆进口预估合计3004万吨,折合豆粕产量2373万吨,6-9月大豆进口预估合计3814万吨,折合豆粕3013万吨,而2019年6-8月豆粕消费量合计1650万吨,6-9豆粕消费量2246万吨,短期供应明显充足。 下游消费大幅增长仍需时日。生猪存栏逐步恢复,但按照目前的饲料消费量来看,从能繁母猪的增长到生猪存栏的恢复仍需时日。蛋鸡养殖亏损导致淘汰鸡数量增加,蛋鸡总存栏下滑至去年同期水平,而肉鸡存栏尚可,因养殖利润犹存,但随着后期生猪存栏的逐步恢复,对肉鸡市场或存在替代和挤压,届时肉鸡存栏或有调降,总体来看,三季度末及四季度饲料恢复预期较好。 美豆进口影响分析:按照目前已进口和已预订量来看,与上年全年进口数据8850.99万吨相比,还相差580.44万吨,据中国农业部公布的预估9248万吨相差977.45万吨。(详见第四部分) 就绝对数值来看,缺口量并不算大,但仍有影响。若从美国进口,中美贸易进展情况仍会对豆类价格产生影响,如果从阿根廷进口弥补,大豆进口价格预计也会有所提升,进而增加豆类价格成本。 豆粕供需核算:6月-8月大豆进口预估合计3004万吨,折合豆粕产量2373万吨,6-9月大豆进口预估合计3814万吨,折合豆粕3013万吨,而2019年6-8月豆粕消费量合计1650万吨,6-9豆粕消费量2246万吨,短期供应明显充足。 后市风险点:1、中美关系进展将影响后续美豆及玉米等农产品进口情况;2、美豆大概率丰产或抑制后期价格上行空间;3、中加菜籽进口问题。 后市展望:全球大豆丰产基调已定,其中巴西和阿根廷增减互抵,美豆产量供应同比大幅增长,从供需的角度,是可以满足国内大豆饲料需求的。美豆进口变数仍存,但从目前的进口预估来看,年内大部分大豆进口供应已经落定,可影响的剩余未进口量较少,约600-1000万吨,若后期美豆进口存在变数,变相进口会导致部分成本增长,但总体影响预期有限。 而另一方面,从需求的角度来说,虽然年内生猪存栏预期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而且是由政府主导的存栏恢复,但在人口没有急速增长变化的情况下,肉蛋白需求总量增幅有限,生猪的存栏恢复一定程度上将会降低肉鸡的存栏,也就是需求端将呈现彼涨此消逐步演化的过程,饲料总量或有同比小幅增长,但增量预期不能过度乐观。 考虑6-8月每个月近1000万吨级别的大豆进口供应,豆粕库存压力预期将有所维持,加上美豆缺乏天气升水炒作,短期豆粕上行空间暂时受限,需等待下游消费的走好,或库存压力的逐步缓解。豆粕2009合约3个月将主要维持2680元至3000元大区间震荡格局为主。短期多空分水岭2780元。2780元以上短期偏多格局依旧,若失守2780元则有再度下探前期平台寻求支持的意图。菜粕2009合约三个月内主要运行区间2250元至25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