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粕,基本面偏强 新型冠状病毒大范围爆发背景之下,全球经济前景预期悲观,国内外商品市场一片惨淡。反观国内蛋白粕市场却逆势走强,尤其是菜粕表现更为亮眼。短期看,新冠疫情下,南美港口停工、封港等不确定性较大,低库存之下豆菜粕料继续强势。同时,全球菜籽库存延续回落,中加两国摩擦导致菜籽进口依旧紧张,亦为菜粕价格重心上移提供基本面依据。不过南美大豆丰产之下,长期看大豆及菜籽进口有望季节性回升,且疫情对港口运输的实际影响有待证实,目前巴西港口一切正常。后期市场的波动性较大,提醒投资者注意防范风险。重点关注疫情的进展、南美港口运营情况等。 1、低库存+停工封港,现实与预期共振 一方面,现阶段大豆及豆、菜粕库存处于近几年低位水平,叠加国内需求陆续恢复,偏强的现实基本面提供价格支撑。天下粮仓数据显示,截至3月20日当周,沿海油厂豆粕库存32.57万吨,同比降47.72%。当周菜粕库存20300吨,同比降2.82%。3月大豆到港预估仅为480万吨,且因疫情影响致检疫环节增加,4月大豆到港预估下调50万吨至680万吨。 另一方面,目前新冠疫情全球爆发,市场担心未来阿根廷及巴西等大豆主产国可能会封港、停工,如此则会影响大豆的到港,从而加剧国内豆类供应的短缺局面。上周五阿根廷重要港口Timbues禁止卡车进入,巴西贫民窟首现病例,疫情好转漫漫无期,市场神经越发紧张。对于未来大豆供应忧虑的预期或许是蛋白粕近期加速上涨更为直接的驱动力。
2、全球菜籽去库存,菜粕基本面延续改善 除了上述的利多提振之外,近期菜粕尤其偏强,还与本身的品种基本面有关。 首先,菜籽进口趋紧抑制油厂开机,菜粕库存低位徘徊。截至3月20日当周,国内沿海进口菜籽库存23.3万吨,同比减少64.67%,处于历史极低水平。从目前到港预估看,3月有1船6万吨澳菜籽和2船共11.8万吨加菜籽到港,4月有1船6万吨澳菜籽和4船24万吨加菜籽到港。预计要待中加关系缓和以后,买家才会积极采购。原料供应紧张拖累油厂开机水平,当周菜籽压榨开机率10.38%,下周、下下周因个别油厂原料不足,开机率料继续回落。同时,随着各地陆续复工,蛋白粕成交亦边际回暖。当周菜粕库存20300吨,同比减少2.82%。
其次,全球菜籽基本面延续改善为菜粕价格重心上移提供长期支撑。USDA3月供需数据显示,19/20年度全球菜籽产量6815万吨,同比减少426万吨,其中主产国欧盟同比减少300万吨,加拿大减少134万吨。19/20年度全球菜籽库存续降至631万吨,同比减少211万吨。同时,国产菜籽供应亦边际收紧。2015年菜籽临储政策取消以来,农户种植收益下滑,国产菜籽播种面积及产量逐年下滑。部分机构预估19/20年国产菜籽产量续降至360万吨,同比减少10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