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美互征关税正式实施,将影响下游不锈钢出口,市场情绪较悲观。而上周美元指数整体走势较弱,主因美国总统抨击美联储的加息政策,致使美元一度走弱至三周内新低,非美元货币展现反弹回升的势头。内外盘方面,有色金属普遍回暖上涨,从镍的基本面来看,供需向好叠加境内外低库存支撑,期价重心将继续上修。 不锈钢产量渐复,下游需求向好 经过6月的检修,目前不锈钢的产量渐渐修复。据SMM统计,7月份3系不锈钢产量环比增加5%至107万吨,预计8月份3系不锈钢产量环比增加3%至110万吨左右。整体来看,7月国内27家主流不锈钢厂粗钢产量为205.92万吨。产量的增加及需求的向好带动了不锈钢利润的提升,整体钢厂盈利200元/吨左右,也提升了开工的积极性。另外,由于江苏戴南地区环保升级,而目前废不锈钢价格处于相对低位,钢厂利用废不锈钢生产不锈钢的利润有所扩大,也相应地刺激了不锈钢的产量。 在进口窗口打开的情况下,印尼青山项目投产,或导致国内不锈钢进口量大幅增长,主要是以半制品和热卷的形式进口到国内。由季节性发展情况来看,不锈钢的传统淡季即将结束,下半年3系不锈钢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好,而需求量的增加,将会消耗不锈钢的库存,从而利好不锈钢的价格,提振镍价走势。 出货量下降,镍矿供应偏紧 近期,印尼及菲律宾两个最主要进口国的中高镍矿出货量不及预期。据SMM,7月份起印尼两家矿商Ceria 和Ifishdeco配额用完,并暂未申请新的配额,而新申请配额难度加大,根据目前各个矿区出货能力来看,月出货量或将限制在30 船以内,即165 万湿吨。菲律宾方面,中高镍矿月出货量环比减少了20船左右,而10月份菲律宾苏里高地区传统雨季的到来也将影响月均出货量。另外,近期菲律宾环境能源部也发布了两则新的镍矿环保政策虽然对目前在营矿山的影响有限,但将限制未来镍矿供应的增量。中国的镍矿进口主要依赖于印尼及菲律宾这两个主要国家,而目前出货量不及预期的状况,将导致进口量的下降,三季度镍矿供应端也将由供应过剩转变为供应偏紧。总的来看,下游需求的向好叠加上游供应偏紧的局势将在短期内对镍价形成一定支撑。 境内外库存持续下降,对镍价形成支撑 库存方面来看,2018年年初开始,境内外库存开始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截止至8月24日,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库存维持在1.3万吨左右的水平,较年初库存下降51%。而LME的镍库存目前维持在24万吨左右,较年初降幅超过30%。其中,LME库存减幅中很大一部分为镍豆,镍板比例仅占到22%,而近半年来以镍豆形式的去库存也快于镍板。综合来看,两大期货交易所显性库存总量在26万吨以内持续减少,为两年内的最低位。短期来看,两大交易所的库存或将延续下降的趋势,低库存也将助推镍价上升空间。 电动汽车的加速发展,提升对镍的需求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硫酸镍在电池领域的需求也备受关注。在动力电池领域,硫酸镍主要用于动力电池三元材料的前驱体的制备,镍成分的增加,将降低电池的造价,提升汽车的续航里程。据SMM报道,全球第二大镍生产商俄罗斯诺里尔斯克镍公司称,其今年上半年销售了101000吨镍,全球电池行业的镍需求同比大幅跳增了38%。而全球镍库存的大幅减少也是投资者和电池厂商在建立库存,叠加近期不锈钢需求的向好,推动了国际镍价在6月份升至四年来最高位。国内方面来看,我国今年1-7月新能源汽车总产量为55.3万台,同比增长66%。另外,国家工信部此前也宣称将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计划在2020年产销达到200万辆。全球市场来看,瑞银于今年6月表示,到2025年,随着电动车的蓬勃发展,该行业的镍用量占比将提升至40%。若未来七年内,电动车产量增至1650万吨,每年电池行业对镍的需求量将新增30-90万吨。长远来看,三元电池用镍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会使镍产业链格局发生变化,电池用镍或将超过其他非不锈钢领域成为镍下游的第二大消费板块。 操作建议 综上所述,不锈钢需求向好、镍矿出货量减少、国内外持续低库存及新能源汽车用镍需求提升等因素将利好镍价的走势。预计沪镍在短期内或继续上行,可选择低位择机入市,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