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hnx 于 2016-11-29 10:21 编辑
近期国内糖市涨声一片,郑糖期货主力合约在站稳4700元关键点位之后仅三个交易日就突破5000元大关。在期货走强的带动下现货报价持续上扬,南宁地区一级白砂糖现货报价提升至4800元/吨,相比月初上涨了400元/吨,最近四个交易日涨幅达到240元/吨。在国内大涨背后外盘企稳回升对国内盘面形成支撑,周一巴西恢复汽油消费税的决定刺激美糖大涨3.26%,并在第二个交易日上探至16.16美分/磅的高点。国内外齐发力,令糖价连创新高,国内糖市迎来牛市的曙光。
国内减产已成定局
14/15榨季国产糖进入减产周期,广西地区甘蔗种植面积大幅下降导致本榨季糖产量减少180万吨左右至1150万吨,即使今夏天气不出问题下榨季国产糖也将继续减产。进口方面,12月份共进口食糖36万吨,2014年进口总量共计348.42万吨,比2013年减少106万吨。14/15榨季预计商业进口总量(扣除古巴糖)将与上榨季持平,维持在360万吨,难有大幅增长。而消费仍然维持小幅增长态势,无论消费增速下降至2%或5%,均不会改变期末库存下降的趋势。在长期库存转移的过程中将伴随期、现货价格的阶段性上涨走势。
糖厂惜售现货走强
过去三年熊市糖厂积累了大量库存,近日糖价上涨令库存形式发生了转移。1月中旬广西上榨季结转的110万吨陈糖售罄,糖厂资金压力缓解,新糖轻装上阵;至12月底由于推迟开榨广西累计糖产量仅139万吨,同比减少54万吨,糖厂短期销售压力不大。近几日期价大幅上涨,糖厂短期暂无库存压力因此采取限量销售模式,不断上调卖价,而市场总是遵循买涨不买跌的规律,现货价格高企反而销量随之大幅增长。下游消费企业的春节备货期基本结束,近期现货交投活跃多数是中间商补库存及期现套利盘涌现的结果。长期看,本榨季各糖业集团制定的销售均价目标均高于上榨季的4650元/吨,考虑到榨季初卖价相对较低,预计今年上半年现货价格将稳固上扬,难有大幅回调空间。
国际糖市短暂企稳
目前巴西已经基本收榨,北半球各主产国陆续开榨,总体来看虽然本榨季巴西、泰国减产,但由于全球种植面积并未下降,国际糖市尚未进入减产周期。近期市场焦点集中在印度的出口补贴问题及巴西新榨季糖醇比上。
印度方面,本榨季预计糖产量将增长至2550万吨以上,相比上榨季增长130万吨。印度产量的增长抵消了泰国减产的利好。印度国内全年消费量大约为2400万吨左右,供大于求令出口问题备受瞩目。与上一榨季相似,市场认为印度政府会通过政策激励促进糖厂生产原糖出口,但目前对于4000卢比/吨的出口补贴讨论仍在继续。如果实施,今年的补贴比去年高出700卢比/吨,这将会对国际市场造成很大冲击。然而,由于补贴政策迟迟没有定论,且拖延得越久可供出口原糖数量越少,令国际糖价暂时获得喘息的机会。
巴西方面,旧榨季尘埃已定,对于新榨季的情况市场仍有分歧。巴西政府周一宣布从今年2月1日开始恢复对汽油征收0.22雷亚尔/升的消费税,若税收传导至下游加油站,无疑变相增加了汽油价格,将进一步提升含水乙醇的竞争力,有助于提升乙醇用蔗比,减少原糖产量,这是本周国际原糖大涨的直接原因。但另一方面由于巴西货币雷亚尔的贬值预期仍然存在,糖厂有可能会更倾向于生产原糖以获得更多美元。因此一季度巴西开榨前糖醇比问题仍将成为市场继续炒作的焦点。
下游消费需求有待确认
在国内减产、进口控制的影响下,国产糖库存将逐渐从糖厂转向贸易商手中,在此过程中将呈现糖价长期震荡上扬的节奏。
但有两方面因素将成为后期市场关注的焦点。一是贸易商囤货之后下游采购需求能否跟上。短期看现货价格的抬升有待下游需求方的进一步确认,市场对高糖价的接受仍需有一定的过程。二是外盘走势对国内的影响。如今的市场结构与08/09榨季熊转牛时的市场结构已经大不相同,进口占比上升,进口定价成为市场重要影响因素,如印度出口补贴公布、巴西雷亚尔的贬值进程加快以及泰国和巴西套保盘的压力都会对外盘造成打压,若外盘下挫、进口利润攀升将导致国内进口量增加,从而对国内价格形成阶段性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