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5月9日调研路线: 湖北省应城——钟祥——荆门——当阳——宜昌 有效样本数:8个 l 调研总结: 1.整体来看,今日调研路线大部分地区菜籽单产较去年有所增长,仅钟祥市肖湾村至荆门市沙洋县局部地区,出现部分水田菜籽被淹的情况,导致单产下降的情况。荆门地区的油菜面积较去年小幅下降,宜昌地区的油菜面积较去年持平。 2. 湖北菜籽的商品量较高,大多数农户会习惯留250-300斤左右的自用量,剩下的菜籽出售给粮贩。一般农民会选择在收割后一个月之后才开始陆续售粮,8个样本中有3个在收完后立即出售,剩下的主要根据价格出售,去年售价在2.2-2.35元/斤。 3. 如果今年菜籽不收储导致价格下降,农民惜售心理较严重。调研的8个样本中有6位农户表示,如果国家不收储,导致菜籽价格大幅下跌,届时将会观望等待价格回升。仅1位表示即使菜籽价格大幅下跌,也会出售菜籽来购买化肥和种子,还有1位农户表示不确定,即使价格降低,但一旦出现反弹也会出售菜籽。 5月10日调研路线: 湖北省宜昌市——枝江——松滋——公安——荆州市 l 有效样本数:8个 l 调研结果概况: 1.面积和单产 单产: 根据初步样本估计,荆州地区油菜单产降幅可能在10%之上,主要由于该地区扬花期低温和降雨过多的天气,该地区的8个有效样本中,只有两户农民的油菜单产较去年增加,其他样本均略减。 面积: 初步估计,湖北荆州地区的油菜面积今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主要由于种植油菜的经济效益没有玉米、小麦、蔬菜等经济效益好,且小麦玉米的田间管理比油菜轻松。 2. 农民自用量和售粮时间 湖北地区大多数农民习惯留200-300斤左右的菜籽自用,直接去作坊榨油或换色拉油吃,剩下的菜籽出售给粮贩。一般农民会选择在收割后一个月之后才开始陆续售粮,去年湖北农民的菜籽售价最高卖到2.4元/斤,最低只卖到2.05元/斤,平均卖价在2.2-2.3元/斤居多。 3. 如果今年菜籽不收储导致价格下降,该区域农民惜售心理存在一定分歧。 不同于昨日调研区域农民可能会普遍惜售,今日调研的8个样本中,剔除3位种植少量菜籽全部自用的样本,剩下5个里,两位农民表示即使菜籽价格大幅下跌,仍会出售菜籽,这多半与受访农户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有关。一位农户表示会观望,两位农户表示不确定是否会出售。 5月11日调研路线: 湖北省荆州两家饲料厂——江陵——湖北省监利——湖南省岳阳 一.饲料厂调研总结: 1. 荆州汇海和的菜粕库存基本可以用到6月底,饲料企业目前可以从贸易商处采购进口菜粕,随采随用。菜粕在水产料中的占比为20%,正常可以添加到35%。目前华中地区的水产养殖需求刚起来,但湖北地区天气变化无常,有小部分鱼病。不过饲料厂认为水产料依然是稳增长的趋势。 2. 正荣目前豆粕用量占比达到18%,已经用到上限极值。豆粕添加多对鱼的消化有问题,因此水产料中并不敢完全用豆粕替代菜粕。随着5月末到9月份DDGS大量到港,饲料厂认为在目前的价差下,只要进口DDGS质量好,会在水产料中增加DDGS的占比,预计在水产料中可以添加到10%的比例,而菜粕用量可能从目前的20%降到10%, 3.饲料用油:汇海一个月有40吨的豆油饲料用油,在水产高峰期(7-9月)可添加到每月70-80吨,豆油在饲料总量中约占1%的比例。但不同于华南地区,华中企业的饲料用油并未出现非常明显的增量。正荣主要使用1%的鱼油混合油。 二. 农民调研: l 有效样本数:11个 l 调研结果概况: 1.面积和单产 单产: 汇总今日荆州地区的调研数据,总体来说单产有15%左右的降幅,主要是2-4月份湖北连续阴雨天气,影响油菜生长,另外,部分油菜今年有病害情况,也有零星少数农民由于买到假种子和不好的除草剂而影响作物单产。 面积: 今日监利地区总体油菜面积略增,主要由于去年该地区小麦收成更差,汇总这两天荆州的油菜播种面积,有约13%左右的降幅。 3. 农民自用量和售粮时间 监利地区大部分农民留300斤左右的菜籽自用,一般直接去作坊榨油,菜粕拿回来做肥料,另外单独付给作坊加工费。该地区农民更习惯守着作坊榨菜油,其中有两户农户留500-600斤菜籽自用。去年监利地区农民的菜籽售价在2.1-2.4元/斤。 4. 如果今年菜籽不收储导致价格下降,农民仍存在惜售心理。 从这几日自的取样来看,至少50%以上的农民会确定惜售今年的菜籽,10%的农民不确定是否会卖菜籽,分别有15%的农户因为产量仅供自用,对价格无所谓,7%的农户亟需早出售菜籽买种子农药和化肥,另外19%的农户由于家里有其他经济收入不那么看重价格。 已有部分农民得知今年油菜价格较低的情况,且目前油厂和经销商都处于观望阶段,今年该地区的油菜收购积极性不及去年同期。 调研总结: 1.油厂走访: 道道全公司对于小包装菜籽油非常注重平品牌,即使亏钱,也不会轻易调整配方。工厂认为虽然今年菜籽价格便宜,但企业不一定收的上来,因为在低价下农户可能会愿意直接用菜籽小榨。 而中包装调和菜籽油更灵活一些,菜油添加成分较少,主要成分是豆油和棕榈油,目前中包装豆油占比约50%,棕榈油16度和18度已经在使用,添加比例在40%-50%,后期随着温度上升,会逐渐提高棕油的占比。湖南地区的棕榈油替代一般从5,6月份开始,一直持续到十月份。 2.种植面积和单产情况 根据数据初步估计,湖南地区油菜面积和单产降幅均在5% 以内。由于湖南地区3月扬花期的连续阴雨天气,使得今年油菜单产受到一定影响,且农户表示近两年天气不好,使得的油菜收成都较差,这也导致部分农户转种其他经济作物如黄豆等。 3、 自用量和售粮进度 湖南地区农户种植油菜面积较少,大多数农民的习惯是将菜籽榨油后转赠亲戚朋友或卖掉,而非直接出售菜籽给粮贩。零星的农户直接出售菜籽主要为购置种子,农药等,去年出售价格在2-2.45元/斤之间,平均卖价在2.2元/斤左右。但直接出售菜籽的比例仅占30%左右。 4、 如果不收储导致价格大幅下跌,湖南地区除少数农民因为急着用钱而会马上出售外,其他农户均惜售。 正因为湖南地区农民更习惯将菜油榨油卖掉或自用,且多数有其他收入的家庭会选择惜售菜籽,直接小榨成菜油,再出售或转赠亲友。受访的农户中只有10%的农民表示由于缺钱而会马上出售菜籽,剩下90%的农民选择直接将菜籽榨油卖掉,或者自用赠送亲友等。 5月13日调研路线: 天门海大,天门——仙桃——武汉 Ø 饲料厂调研情况: 1.天门海大饲料以水产料为主,2014年饲料产量18万吨、豆粕占比25%,菜粕占比达到35%。目前公司豆粕占比提高至25%-30%,而菜粕占比为25%左右,国产DDGS占比5%。菜粕在水产料中占比极值可以达到15%-20%,但不能完全不添加。后期将会提高一部分进口DDGS的比例,替代菜粕为主。 2.2015年1-4月份天门海大饲料销量小幅增加,但湖北水产养殖压力较大,终端养殖户积极性较差。饲料厂菜粕库存到6月中下旬,豆粕库存20天,属于正常水平。目前价格棉粕无采购优势,主要消化前期库存。采购认为湖北地区农户惜售菜籽可能仅持续1个月左右,因为当地农民对种地依赖较弱,且菜籽在农户手中较难保管。 3.水产料中主要添加四级豆油,一个月用量约150吨,与去年持平,添加四级豆油主要由于其香味更浓厚,一般不会选择添加菜油。 Ø 农户调研情况: 样本数量:9个 1、 种植面积和单产情况 根据数据初步估计,湖北天门和仙桃地区油菜面积降幅均在6% -7%,单产降幅可能突破10%。农户反应主要由于3月扬花期湖北的连续阴雨天气,和气温不适宜,影响近两年的油菜收成。多户农户面积下降主要转种小麦大豆等作物。 2、 自用量和售粮进度 湖北天门和仙桃地区农民的菜籽自用量非常低,基本为零,主要是由于当地居民吃不惯菜籽油,因此出售菜籽,买色拉油食用为主。这两个地区的农民自用比例在5%之下。去年农民出售菜籽价格在2.1-2.3元/斤附近,平均卖价在2.2元/斤左右。 3、 如果不收储导致价格大幅下跌,该区域农民惜售菜籽情绪不浓厚。 该地区9个样本中有4个受访农民选择观望价格,另外5位受访农民表示会在收获后1个月之内出售,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该区域农民不习惯食用菜籽油,多出售菜籽买色拉油吃;二是农民种植油菜面积占总的种植比例较少,家里有副业收入,因此对价格不那么敏感;三是部分农民急需用钱,因此会较早地出售菜籽。 湖北地区农户自用比例(=自用量/总产量,下同)为16%,菜籽商品率和商品量在全国处于较高的水平。 如果国家不收储导致菜籽价格大幅下跌,除去全部自用的农户外,湖北约45%的农户有惜售心理,约10%的农户不确定,剩下45%的农户会选择收割后出售。选择在收割后1个月出售菜籽的主要有几点原因:一是部分区域农户种植油菜面积占总的种植比例较少,或家里有副业收入,因此对价格不那么敏感;二是有些农户急需用钱,因此会较早地出售菜籽;三是部分湖北农户不习惯食用菜籽油,会出售菜籽买色拉油。 对湖南的调研多集中在在北部商品率较高的地区,而湘西等自用量较高的地区未调研,因此我们结合去年调研情况,将湖南地区农户自用比例定为50%。湖南地区农户一般不直接出售菜籽,而习惯将菜籽榨成油后卖油。但调研的湖南农户习惯食用菜籽油,如果价格大幅下降,当地农户会选择提高自用比例。 对于潜在的因收储取消带来的价格大幅下跌,除去全部自用的农户外,湖南地区所调研的农户中有85%表现出惜售的心态。正由于湖南地区农户更习惯将菜油榨油卖掉或自用,且多数有其他收入(如年轻人在城市打工有收入)的家庭会选择惜售菜籽,或者直接小榨成菜油,再出售或转赠亲友。受访的农户中只有15%的农户表示由于缺钱而会马上出售菜籽。 因此总结来看: 油菜种植面积延续近些年的下降趋势,原因也与前几年类似,主要有: (1) 长江中下游地区除湖北和四川外的其他省份的油菜种植收益要明显低于小麦,再加上小麦的种植和收割过程机械化程度显著高于油菜,小麦种植更省人力,所以小麦替代油菜在江西、安徽、湖北和湖南等地都有发生; (2)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匮乏,务农人员老龄化严重,难以承受种植油菜的劳动强度; (3) 因为种植收益差且劳动力匮乏,农田抛荒或者只种植一季水稻的现象也逐渐增多。 油菜单产方面,除了个别省份油菜单产同比出现增加外,其他大部分省份单产同比均下降,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1) 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4月上旬出现持续阴雨天气,而且降水量显著高于正常水平,而此时正值油菜开花期,对降水量非常敏感,持续阴雨天气容易导致油菜开花不畅,出现花而不实、阴荚率提高、加剧病害流行等问题,使得单产整体下降; (2) 务农人员的老龄化以及更多的农户转向“自用型”,客观上使得田间管理日渐松散,有些地区农户对施肥等工作也不认真对待,这些客观上也影响了单产水平; (3) 播种方式中,撒播的比重越来越大也是单产走低的一个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