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股灾以来,国内经济政策就很诡异。谈这个问题用农行首席经济专家的话说‘唱空是政治问题,唱多是良心问题’,言下之意就是最好什么也别说。某报‘4000点才是牛市起点’,结果都看到了,某官员说‘百姓可以适当加杠杆’,后果还要等待。至于‘人民币不会大幅贬值’,‘人民币缺乏贬值基础’等等就不能谈了。 投资界有句话说‘永远不要猜格林斯潘心里想什么’,去年以来对于政策的解读大部分人直呼看不懂。特别是一二线城市房价暴涨后遗症严重程度后果一般人都明了,甚至有人狠批部委不懂经济,其实这不过是两害取其轻的权宜之计。 有人说保汇率还是保资产价格是伪命题,但这两个却又是十分现实必须面对的问题。美元进入加息周期会吸引发展中国家美元资本回流美国,特别在经济还存在下行压力和美国是唯一真正复苏经济体情况下,保汇率成为首要选择。三万多亿美元外汇储备并不算多,只不过相当于20万亿人民币,真正可以动用的不会超过一万亿美元。中国有外汇管制,并非完全自由流通,攘外必先安内,买了房子就不能换外汇,只要不换外汇在法律允许情况下做什么也行。 同时,启动房地产市场还有缓解经济下行的作用,毕竟房地产影响到上下游十几个大行业,但是这只是整盘棋的一小步,并非重新将房地产当做支柱产业,如今的限购限贷也就不难理解了。至少说明一点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已经减轻了,当然升值都难以想象。当资本被一个一个市场锁定之后,居民储蓄率从34%下降到13%,消费拉动经济就显得有心无力了。除了大佬中产阶级有车有房不一定是有钱人,大多数是负翁,所谓的大通胀也就是一个美丽的泡泡了。 水涨船高,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如此,在资本市场却会形成资金空转船只触礁。大通胀的前提条件是经济真正复苏,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层面升级需求强劲造成供给不足,用放水人造通胀只能是拔苗助长本末倒置。最近国内大宗商品暴涨即源于人民币贬值增加进口成本和大通胀预期,当然白糖还有一个提高进口关税翻倍的假设。 鸟儿无论飞的多远多高多快,最终还是要落到树上。以上这些看似和白糖不沾边,实际上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高糖价并不一定是好事,优质资产荒容易引发产能超常规增长。当然这还是后话,短期国内期糖还是会受到现货强势支撑,毕竟现货出现了阶段性供应紧张,甚至部分地区出现了恐慌性抢购。不过同时也需要清楚期糖交易的是未来价格,压榨高峰期的压力还是会显现,更别说春节后的销售淡季了。郑糖1701日内短线和中线、长期压力还是在6910,虽然某些时间短暂破掉并不代表压力消失。日内支撑在6830,中期6680,春节前长期6480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