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gaomy 于 2016-12-13 16:55 编辑
8月22-26日,我们参加了煤炭工业协会组织的华中地区煤电市场调研,先后走访山西长治/晋城、河南郑州、陕西西安、湖北武汉/宜昌、湖南长沙五省七市。主要调研结论如下: 1)根据61家煤炭信用债债务主体发布的2016半年报,亏损主体为32家,亏损比例为52.46%,依然偏高。根据我们走访的情况,今年煤炭价格持续上涨后煤矿总体增盈减亏,但除陕北低成本优质矿井盈利外,晋南、河南等地煤矿仍为亏损状态,行业性扭亏还未完成。 2)除276减量化生产外,铁路运力阶段性紧张也是造成前期“煤慌”的重要原因,如受暴雨影响中断的部分路段9月中旬才可复运。 3)需求端从用电量结构看,1-7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57%,其中第二产业工业用电量仅增长1.58%,第一产业农业用电量同比增6.41%,用电量增速主要靠第三产业同比增长10.18%、居民用电同比增长7.96%带动,受异常高温天气影响较大。9-10月煤耗回落后,饱受此前“煤慌”之苦的电厂仍有补库需求,加之今年大概率冷冬,提前冬储的可能性较大,我们预期需求端环比变化不大。4)从走访煤矿的反馈看,普遍认为“先进产能”的标准过于严格,短期放开276生产的可能性不大。根据我们了解,国家已建立“依价放量”的阶梯式预案,若日产放松50万吨,月度产量将环比增长5.5%左右,供需缺口将会有效缩窄,但依然存在,供需趋于紧平衡。
【调研日志 】 8月22日上午·山西长治 1)目前产地供需缺口依然较大。该企业主体矿区原核定产能4400万吨,执行276减量化生产后2016年度产量将下降700万吨左右至3700万吨,周日不生产,9月底前全省建成在线监测系统后,包括地方煤矿在内的全部山西煤矿将更加严格执行276政策。目前月度铁路供应量170-180万吨,下游上报需求量260-290万吨,矿区库存仅30万吨左右。交流期间一直有电话催促发煤,企业表示供量有限,只能优先保证在困难时期稳定采购的长期大客户,50%预付款销售。 2)对上报先进产能放松276减量化生产一事,该企业表示先进产能标准中所要求的"近10年来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瓦斯利用率不低于85%"及全员工效等要求偏高,对于有整合矿的国有企业来说存在一定难度,未来不排除放松的可能。考虑到该文件刚出台,1-2个月内对供给端的实质性增量影响有限。 3)除供需缺口外,加剧当前产地供应紧张的一个问题是华中地区铁路运力紧张。一是前期暴雨影响部分路段中断,有些9-11才能复运;二是该企业之前公路运量部分转向铁路,但目前郑州局优先向西安局发空车皮,导致长治南运运力受限,7月5日以来已无空车皮到矿。 4)以该企业动力煤出矿价为例,5月以来吨煤累计涨价89元至360元,距离2015年初430元的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且该企业表示因财务费用压力,即使涨到430还是亏损的。考虑到当前电厂库存普遍低位,9月煤价稳定后也会有1-2个月的补库行情,冬储也或提前启动。 5)去产能节奏:集团3-5年去产能1100万吨,目前整合矿合计产能3400万吨,其中仅1/3在产。
8月22日下午·山西晋城 1)276执行情况:晋城地区共58家煤矿,国有矿4月底开始执行,地方矿原上报下半年开始执行。
2)该企业1/3-1/2产量为化工煤,电煤产量仅占1/4,且因销售半径主要覆盖山东、河南、湖南、湖北,由环渤海至本矿的传导机制延缓,因此上半年以稳价为主,7月份才开始涨价,目前总体仍是亏损状态。年内主要实现去库存,去年库存100万吨以上,目前30-40万吨。预计今年可能提前冬储,煤价稳定上涨,明年去产能力度大概率减弱,加之需求端气候利好的消退,明年涨幅小于今年。
8月23日上午·河南郑州 1)目前无烟块煤价格已低于精煤价格,体现出化工品价格不佳对化工煤行情的拖累。 2)预计9-10月动力煤价格或与往年不同,出现小幅上涨。一是目前电力行业库存低位,大概率提前补库存备煤;二是目前物价水平仍处通缩区间,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仍有上涨需求;三是冷冬带来取暖需求。 3)无烟煤出路:一是0.3%以下的低硫无烟煤开拓民用煤市场,向北京年度供货量20万吨;二是有W型炉的电厂可用无烟煤掺烧。 4)关于先进产能优先放开276政策,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操作细文,河南大部分矿井很难满足先进产能评价条件。 5)按照国家和河南省的统一部署,集团拟从2016年开始,利用3年时间,关闭退出产能2896万吨,关闭矿井106对。目前,已与河南省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对列入2016年退出的部分矿井采取了停产等措施,下一步将按照退出方案要求,积极做好职工分流安置工作,确保目标任务按期完成。目前,本部地区有十几对矿井已停产,涉及产能近800万吨,主要集中在义马矿区和焦作矿区。省内整合矿井也出现较大面积的关停,大部分关停的矿井主要是因为资源赋存条件差、开采成本高、高硫低热值、资源枯竭等原因,预计关停矿井将列入集团去产能任务,永久性关停。集团严格执行276工作制,下属矿井每周停产1天,法定节假日全部停产。 关于今年集团去产能任务,认为完成没有难度。因为在国家出台政策前,集团已经关停了部分高成本、低煤质、扭亏无望的矿井,严格来说这部分矿井的退出是符合市场规律的。 6)河南省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十一五”期间,煤炭年均产量维持在2亿吨,到2009年达到历史峰值2.3亿吨。“十二五”期间,对省属重点煤企、46个地方国有煤企、1569个小煤企和72个煤炭资源探矿权属单位实施全面整合,煤企数量由500家减少至30家,煤炭年均产量也减少至1.5亿吨,到2015年煤炭产量减少至1.28亿吨,按省份在全国排第七名。 河南省有12个产煤市、34个产煤县(市、区),形成六个大型煤炭基地(永城、义马、焦作、鹤壁、平顶山、郑州)。目前,河南能源、平煤、郑煤三大省骨干煤企的煤
炭产量约占到全省总量的90%,其中河南能源占比54%、平煤神马占比25%、郑煤占比10%。 去产能方面,河南省原核定年产能17217万吨,新核定产能14358万吨,减少产能2859万吨,降幅16.6%。从2016年起,3年内原则上停止审批建设不符合国家要求的矿井、新增产能的技术改造项目及煤矿生产能力核增项目;用3年左右时间,依照国家退出标准,关闭淘汰资源枯竭、资源赋存条件差及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矿井。 2016年1-7月,河南省累计产煤7614万吨,同比下降23.4%;销煤8037万吨,同比下降18.9%。截止7月底,河南省煤矿库存586万吨,同比减少117万吨,降幅17%。2016年1-7月,河南省骨干煤企商品煤平均售价为284元/吨,同比下降17%,商品煤完全销售单位成本388元/吨,同比下降12%。按照成本与价格测算,全省煤炭平均吨煤亏损104元/吨,前7个月骨干煤企煤炭板块亏53亿元,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83%。 市场结构方面,河南省煤炭市场近年来有两个重要变化:一是“三西”地区、海进江煤凭借成本及运输优势,挤占河南传统市场。西部煤炭凭借煤炭储量大、赋存条件好、开采成本低、煤质优良等天然优势,利用近年来不断改善的铁路、公路运输条件长驱直入河南市场,2011-2015年期间河南省年均调入煤炭量约8500万吨,其中从“三西”地区调入量占90%以上。另外,海进江煤也大幅挤占“两湖一江”河南传统市场。二是外送电、运煤通道建设等进一步压缩了河南煤企生存空间。哈郑特高压(800万千瓦)、晋东南-南阳-荆门线特高压以及三峡、葛洲坝等水电输出等外送电,相当于河南年用电量的15%;晋中南煤运大通道和蒙华铁路建设,削弱了河南传统区位优势。 7)铁路运费调整情况:3月18日,铁路总公司下发的《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推进铁路供给侧改革深化现代物流建设若干措施的通知》,要求煤炭运价下浮不超过20%,由铁路局自主确定。 从目前铁路运费执行情况看,上海路局铁路运费主要集中在管内优惠,实行“一口价”优惠,幅度在20%以内;郑州路局铁路运费对管内只有个别“点对点”流向有优惠,对管外(发往武汉局、南昌局)部分流向有18%左右的优惠,完不成量不予优惠。
8月23日·陕西西安 1)截止7月末,陕西省煤矿库存504万吨,同比增长157万吨(+45%),其中省属国有重点矿库存下降145万吨(-63%),库存增量主要在市县煤矿。一是其煤质可能不符合市场需求,二是当前行情矿方惜售,涨价幅度不被需求端接受。因此产地缺煤的真实性存在水分,后期行情走稳后有望加速出货。 2)从陕西坑口综合价格涨幅来看,Q5500年内上涨50元/吨之上至220-230元/吨,
Q6000年内上涨50元/吨之上至240-250元/吨。陕北煤矿完全成本具有优势,去年最恶劣时期也为盈利状态,今年煤价上涨、企业降低成本,陕西煤矿总体减亏或增盈。
8月24日·湖北武汉·华中煤电市场座谈 1)上半年华中电网用电量同比增长3.72%,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仅增长0.88%,因此用电量增长主要来自第三产业和居民用电,受高温天气影响较大。(电网优先上网为 水电、风电、核电、太阳能发电、特高压输电,剩余才是火电上网)。 2)2013年同煤华中公司成立,2014年正式开始华中市场长协业务,2015年中煤、神华也先后进入了华中市场。尽管神华进入时间较晚,但凭借其低价出售和送货到厂服务,15年便实现销量630万吨,今年前8个月销量947万吨,远超过中煤268万吨、同煤230余万吨。 3)关于中煤1-8月销量偏弱的问题,一是环渤海到华中市场的价格传导存在滞后性,1-5月华中市场价格稳定,6月以来才开始出现回暖;二是近3个月以来中煤产量确实在下降,每月需求计划量上报120-130万吨,但仅能分到40-50万吨,加之铁路运力、挤港压港的问题,实际每月装船仅30-40万吨。 4)从配货方式的变迁我们可以看到华中煤炭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14年同煤刚进入华中市场时以港口平仓为主,15年中煤、神华的加入加剧竞争,转为送货到厂,16年以来同煤不再送货到厂,甚至7-8月出现电厂主动要求北方港平仓保供的现象。 5)从物流结构看,以汉川某330万千瓦火电厂为例,目前70%为火车直达煤,30%为海进江下水煤,在当下火车煤兑现率不足的情况下,海进江发挥了重要的保供作用,预计未来新机组投产后将更多依赖海进江下水煤。 6)关于后市行情,煤炭生产企业普遍认为放松到330工作日到可能性不大,供给端不会出现明显的增加,需求端尽管9月天气降温加之部分机组停机检修或改造,煤耗将走弱,但电厂库存普遍太低存在补库需求,因此也不会出现明显下降,后期市场价格稳中有涨。
8月26日·湖南长沙 1)截至7月末,湖南省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设备容量3680万千瓦,其中火电装机2247万千瓦,水电装机1235万千瓦。1-7月湖南省累计发电量686.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5.3%,其中火电发电量316.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7.1%,水电发电量35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9%,清洁能源水电对火电挤占明显,火电持续长周期低负荷运行。湖南省用电量已连续4年稳定在1400亿千瓦左右,17-18年酒泉到长沙将开通800万千瓦特高压直流,与哈密-郑州的特高压直流容量相当,相当于6台60万火电机组,将进一步冲击湖南的火电发电量。
2)从用电量结构看,1-7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57%,其中第二产业工业用电量仅增长1.58%,第一产业农业用电量同比增6.41%,用电量增速主要靠第三产业同比增长10.18%、居民用电同比增长7.96%带动。湖南省情况与此类似,工业用电量更是同比负增长。上半年湖南火电全部亏损,且已有初步政策,为降低工业企业用电成本,9月起湖南省工业用电上网电价每度下调7.5-8分,电厂认为湖南火电的冬天已经到来。 3)电厂盈亏方面,目前煤炭到厂单卡成本9.3-9.4分,其中坑口成本和物流成本各占一半; 电厂盈亏平衡成本大致10.3分/卡。 4)8月末,湖南12家电厂库存共计260万吨,因火电负荷较低,总体缺煤压力不大,9-10月淡季总体补库需求有限。某电厂在前期“煤慌”后吸取教训提前囤煤,日耗3000吨,库存25万吨,库存可用天数70天,属库存偏高的电厂;另有电厂库存24万吨,库存可用天数20天左右。 5)采购物流方面,长沙处在水路、铁路的末端,没有物流区位优势。10年之前电厂采购全部来自铁路直达煤,10年以后开通了海进江,12年海进江比例20%,13年占比30-40%,14年占比80%,15年占比95%,已基本全部切换为海进江采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