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9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玻璃] 水运优势难解过剩之忧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达人勋

0

广播

0

听众

0

好友

Rank: 3Rank: 3

积分
427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5 15:44: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分类: 撰写调研报告
本帖最后由 nonobest 于 2016-10-27 13:32 编辑

摘要:
调研概况:湖北省是我国平板玻璃生产大省,年产量仅次于河北省。同时,湖北省占据华中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地位,制造业相对发达,聚集了众多玻璃深加工和贸易企业。3月21日至24日,我们从武汉市出发,对湖北省内多个地区的玻璃生产加工企业以及上游原料供应商进行了走访调研,以了解目前湖北玻璃市场的实际情况。
供需压力渐增:河北省是目前我国平板玻璃产量最大的省份,其中产能主要集中在沙河地区。2014年,湖北超越广东成为全国产量第二大省份,近两年来产量增速高于全国及河北。但从经济总量和房地产投资来看,两地差距并不明显,导致湖北玻璃市场面临供需过剩的压力,或成为第二个沙河。
借助水运优势打通华东、西南两大市场:通过长江船运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湖北玻璃的销售半径,成本低廉、装载量大是船运相对汽运的两个最大优点。凭借低廉的运输成本和当地玻璃产能的扩张,近几年来湖北玻璃不断流向重庆、上海、江浙等价格较高地区,尤其是去年爆发华尔润破产事件之后,湖北玻璃企业领先沙河、山东等地企业,迅速填补了华尔润退出留下的市场空间。
成本处于全国低位:相对华东、华南等地区,华中地区尤其是湖北玻璃企业生产存在一定的成本优势,主要体现于自有石英砂矿、以石油焦为燃料、单线规模大等三个方面,在全国市场中亦处于低位,或仅次于以煤制燃料为主的沙河地区。

一、        调研概况
        湖北省是我国平板玻璃产量第二大省,年产量超过9000万重箱,占全国总产量12%左右,仅次于河北省。同时,湖北省占据华中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地位,制造业较为发达,聚集了众多玻璃深加工和贸易企业。3月21日至24日,我们从武汉市出发,对湖北省内多个地区的玻璃生产加工企业以及上游原料供应商进行了走访调研,以了解目前湖北玻璃市场的实际情况。调研内容
2.1武汉市某玻璃深加工企业
        公司位于武汉市郊区,为新三板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乘用车)玻璃制造及销售,销售业务主要集中于华中市场。汽车玻璃市场包括整车配套(OEM)市场和售后维修更换(AGR)市场,公司产品均有涉及,市场份额占全国总量的3%左右,下游客户包括东风标致雪铁龙、本田、日产、比亚迪、宝马等大型车企,其中多家车企在公司周边设有生产车间。2014年销售额达2.88亿元,2015年同比略有下滑(上半年为销售额1.3亿元,净利润1000多万)。公司采购的玻璃原片主要来自于旭硝子(苏州)和天津耀皮,全年消耗原片3万多吨。汽车玻璃对玻璃原片的品质要求较高,国内供应商选择不多,价格远高于建筑级玻璃。原片成本占汽车玻璃制造成本的六成左右,公司与原片供应商签订年度采购合同,近几年来采购价格整体下降,但下游车企也要求响应汽车玻璃降价。
        据了解,汽车玻璃需求具有季节性,一般年初为淡季,三季度末到四季度为旺季。国内汽车玻璃制造企业数量较少,行业集中度高,与下游车企的供应关系较为稳定,市场竞争相对建筑玻璃较小。受益于去年四季度开始的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政策,公司一季度销售同比明显回升,管理层对今年汽车玻璃市场需求超过去年较为乐观。
2.2武汉市某玻璃生产企业洪湖厂区
        公司是湖北地区最大的平板玻璃生产企业之一,也是郑商所指定交割厂库。公司在武汉地区有三个厂区,目前在产的两条生产线,其中一条位于我们本次走法的洪湖厂区,日熔量达1200吨/日,今年2月点火并于近期投产。公司计划于近期将年前冷修的汉南厂区二号生产线重新点火,预计5月中下旬投产,届时公司玻璃总产能将达到3100吨/日。
公司新点火的洪湖一线为全国最大的生产线之一,使用的燃料主要为进口石油焦,单耗相比中小型生产线下降10%左右,同时可节约近一半人工成本。公司主要销售范围在华中地区,同时通过自有长江码头销往重庆、江苏、上海等地区,到上海运费仅50元/吨左右,远低于山东、河北玻璃运往华东地区的汽运运费。此外,公司拥有玻璃深加工能力,年产low-e玻璃700万平米,可消化汉南厂区一条生产线的玻璃产量。
2.3荆州市某玻璃生产企业
        公司是荆州地区最大的玻璃生产企业,拥有三条玻璃生产线,其中两条产能为900吨/日,一条600吨/日,目前全部在产。公司自有砂矿,可满足自身七成左右的石英砂需求,其他石油焦和纯碱的原燃料通过市场采购。公司销售范围主要以湖北市场为主,也可以船运方式销往长三角和重庆地区,至上海地区运费在100元/吨左右。去年江苏华尔润的破产令公司销往华东市场的玻璃数量提升5%左右。目前公司玻璃库存有90万重箱,库容占用率在45%左右,其中主要以白玻为主。公司管理层对后市较为乐观,认为纯碱等原材料价格长期仍将处于低位,而下游房地产需求已经走出低谷,玻璃行业景气度或将跟随出现改善。
2.4孝感市某大型化工企业
        公司为全国最大的纯碱生产企业之一,目前纯碱产能总计180万吨,排名全国第三位。公司采用的纯碱工艺为联碱法,生产纯碱的同时也产出氯化铵,由于近两年国内氯化铵价格大幅下跌,导致2015年国内三大纯碱生产工艺中只有联碱法出现亏损,因此目前公司计划转向氨碱法工艺。
        受产能过剩和下游玻璃行业需求不济的影响,近两年纯碱行业景气度持续下滑,纯碱价格总体呈现下跌态势。2015年全国纯碱产能3200万吨,实际需求仅2400万吨,出口230万吨,供需矛盾突出。今年春节以来受山东海化意外停车的影响,公司销售出现好转,同时市场价格明显反弹,目前库存较去年同期下降近三分之一。但公司管理层认为山东海化停车为短期影响,二季度随着其装置恢复生产,市场或回归中期下滑走势。
2.5武汉市某深加工企业
        公司为集团下属深加工事业部,我们走访的工厂为公司在武汉、山东设立的三个深加工生产基地之一,主要以生产玻璃门窗、幕墙为主。公司定位较高,上游原片供应商以南玻、耀皮、圣戈班等国内外玻璃生产企业为主,下游客户包括万科、金地、佳兆业等知名地产商和远大、江河等幕墙公司。今年公司产品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近一倍,目前原片库存充足,下游订单包括金地天悦、百瑞景、招商江湾国际、软件城等多个中高端楼盘和商业地产项目。此外,我们还了解到一般开发商对于玻璃门窗及幕墙的订单发生在实际需求前的一个月左右,公司交货周期一般在一周到一个月。
三、        调研总结
3.1供需压力渐增:湖北有望成为下一个沙河
        河北省是目前我国平板玻璃产量最大的省份,其中产能主要集中在沙河地区,2014年湖北超越广东成为全国产量第二大省份。通过本次调研以及数据对比,我们感受到湖北在玻璃产业供需格局方面有望成为第二个沙河。
        首先,从经济总量和玻璃下游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来看,河北、湖北两省差距并不大。2015年河北省GDP总量为29806.1亿元,全国排名第七位;而湖北省GDP总量为29550.19亿元,排名仅次于河北省位居第八,但在同比增速方面近几年来始终领先于河北。其次,在与玻璃产业息息相关的房地产投资方面,湖北自2008年以来始终低于河北,期间差距逐步缩小,2015年两省房地产投资相差不到50亿元,但从今年1-2月数据来看又呈扩大趋势。最后,从玻璃产业规模来看,与2014年底开始便开始收缩的河北玻璃市场相比,湖北市场总体仍处于扩张之中。截至2015年10月,湖北省平板玻璃产量累计达7771.57万重箱,累计同比增长3.31%,同期全国平板玻璃产量累计同比下降8.29%,而河北省产量累计同比下降达11.64%。尽管在绝对量上目前湖北地区仍难以与沙河匹敌,但在经济发展尤其是房地产投资持续增长的驱动下,湖北玻璃市场维持扩张脚步,导致在过剩压力下玻璃企业外销需求不断增长。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认为湖北玻璃市场有望成为下一个沙河。
        之前武汉某玻璃生产企业位于洪湖厂区的新建生产线点火投产,也引发了一波市场价格回调,多数企业报价均有所下滑。但从我们调研的实际情况来看,武汉、荆州等地企业出货情况并不乐观,厂区内前来装载玻璃的货车数量并不多,与旺季时门庭若市之景截然相反。此外,据我们了解部分企业二季度仍有冷修生产线复产的打算,但未闻生产线冷修的计划,供需面发展趋势难言乐观。3.2借助水运优势打通华东、西南两大市场
        通过长江船运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湖北玻璃的销售半径,成本低廉、装载量大是船运相对汽运的两个最大优点。在武汉的一家玻璃生产企业我们了解到,从武汉出发的货船一般可装载玻璃1000吨至2000吨,到下游上海地区的运费约50元/吨,仅为汽运的四分之一左右;到上游重庆的运费约150元/吨左右,同样远低于汽运。凭借低廉的运输成本和当地玻璃产能的扩张,近几年来湖北玻璃不断流向重庆、上海、江浙等价格较高地区,尤其是在去年爆发华尔润破产事件之后,湖北玻璃迅速填补了华尔润退出留下的市场空间,而沙河、山东等地玻璃企业由于受到运费成本过高的限制,只能 “望梅兴叹”。
3.3玻璃生产成本处于全国低位
        相对华东、华南等地区,华中地区尤其是湖北玻璃企业生产存在一定的成本优势,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1、多数企业拥有石英砂矿,能够完全或部分满足自身需求。石英砂是玻璃的主要原料,同时也对玻璃品质具有一定的影响,尽管用量较大但价值较低。我们本次走访的两家玻璃生产企业均有石英砂矿,且通过船运可进一步降低综合成本。2、燃料以进口石油焦为主,尽管对环保投入有一定要求但成本总体仍低于重油、天然气等。华中地区多数生产企业以进口中低硫石油焦为生产玻璃的燃料,受益于近两年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石油焦成本远低于重油、天然气等燃料,略高于焦炉煤气、煤焦油等煤制燃料。3、在节能减排、“退城入园”等政策驱动下,部分生产线通过搬迁、改建等方式扩大规模,单线日熔量由以往的600吨左右上升至1000吨及以上规模。由此带来的优势在于燃料利用率的提高、原燃料单耗降低、可大幅节约人工成本等,也有利于降低玻璃生产边际成本。总体来看,湖北玻璃生产成本受益于以上三个方面,在全国市场中处于低位,或仅次于以煤制燃料为主的沙河地区。后市观点:逢高沽空仍是主旋律
        总体而言,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并未看到房地产销售回暖对玻璃需求产生明显的提振,当前玻璃生产企业需求主要来自于由低成本及低运费支撑的、通过降价获得主动去库存空间。此外,二季度供给端潜在产能释放压力犹存,对湖北玻璃现货走势的利空影响短期难以消除。结合玻璃基本面整体情况和近期宏观面的发展,我们建议维持逢高沽空的思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分享到新浪微博
求知!求职!求交往!我的期货世界,我的期货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每日签到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期货帮    

GMT+8, 2025-5-15 03:05 , Processed in 0.343202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期货帮!

© 2001-2015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期货日报新媒体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3号 豫ICP备13022189号-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