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中南小麦苗情差 行情弱 短期市场回暖不易 去年11月下旬,河南全省由北向南出现连续降雨雪过程;今年1月中下旬,受最强寒潮侵袭,我国大部分地区雨雪、大风频繁,多地最低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北方冬麦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4℃。据农业专家分析,河南省部分地区秋播期间因干旱影响播种,播后又遇持续阴霾天气和提早降温,造成冬前生长不足,弱苗比例大,群体不足,个体偏弱;除部分抢墒播种麦田底墒不足外,墒情总体较好。 随着气温逐渐回升,河南省小麦由南向北陆续进入返青、起身期,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但从最新市场信息了解到,由于去年11月和今年1月经历的两次降雪及降温天气,虽豫北地区小麦苗情还算不错,但是豫中南部分地区冬小麦苗情的表现却不如预期: 1.漯河地区:因2015年11月23-25日强降温降雪早于常年,小麦提前越冬,影响分蘖形成充足的群体,绝大部分小麦田块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田间表现为叶尖干枯、叶片发黄、基部第二节或第三节受损或坏死,严重的表现为心叶卷曲、根系死亡,基本绝收。这些因素导致目前小麦苗情总体不如去年同期,表现为苗不壮,生长量普遍不足,苗龄小,群体不足,次生根发育差,单株分蘖数少。一二类苗面积减少,三类苗面积增加,苗情总体较上年偏弱。 2. 许昌地区:因受2015年11月23-24日降雪影响,早播旺长麦田因群体过大和叶片冻害严重原因,新生分蘖很少;随播期推迟新生分蘖增加,其中三类苗新生分蘖比例超过50%、已进入快速生长期。适播量麦田和晚播麦田次生根较冬前增加较多,旺长麦田和播量大麦田次生根增加少。土壤墒情相对充足。 3.周口地区:大部分麦田冬前分蘖较常年偏少,群体偏小,个体发育不壮;部分整地质量差的麦田,因播量大、播种早,在越冬期遭遇罕见低温,造成叶片冻害较重;麦田杂草较常年偏重。 4.驻马店西平县:部分乡镇已发现小麦黄花叶病毒病,个别地块发生严重。这是继2007年该市春节前发现小麦黄花叶病毒病以来,驻马店市第二次在春节前发现,而且发生更早,范围更广,病情更重。此外,在冻害麦田,生长势弱的麦田,红蜘蛛发生严重。 后期继续关注冬小麦生长情况: 1.天气大幅变化;2.土壤墒情;3.“倒春寒”和晚霜冻害;4.病虫害发生情况。 河南小麦市场情况: 正月十五已过,国内小麦市场购销逐渐恢复。当前市场报价稀疏,基本与节前持平,据了解普麦到厂均价:豫北地区约1.21元/斤,豫南地区约1.18元/斤。优质小麦需求形势好于普通小麦,省内优质麦价格相对坚挺。节后河南省内制粉企业大多已复工,但整体开工率不及50%。临储拍卖成交依旧清淡。由于国家政策性小麦库存依旧庞大,且各级储备小麦轮换已提前展开,加大市场供应,短期价格回暖不易。 易达研究院 柴宁 2016年2月2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