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季度生猪期货各合约逻辑梳理同比仍将增加。 Ø 行情观点: 短期来看,春节前市场对节后持悲观预期,导致部分供给左移。春节后,供给压力小于市场预期,尤其肥猪供给相对偏紧,肥标价差维持在较高水平,驱动局部二育进场截流部分猪源,短期限制猪价进一步下跌幅度。然而,当前生猪市场标猪供给仍较充裕,且二育进场+养殖端增重导致供给压力后移,短期关注二育节奏及出栏体重。 中期来看,当前全国新生仔猪数量仍处相对高位,对应上半年生猪供给压力将持续兑现,且春节后二育进场+养殖端增重导致部分供给压力后移。排除疫病影响,若3-4月份出栏体重未明显下降,则年中供给压力仍将持续兑现,阶段性或出现亏损。 长期来看,能繁母猪存栏仍高于正常水平,当前行业仔猪销售利润仍维持在100-200元/头,养殖端没有淘汰产能的驱动。卓创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4胎以上淘汰母猪均价11.28元/公斤(截至3月10日)高于前三年同期水平。2022年一季度为8.58元/公斤,2023年一季度均价为10.64元/公斤,2024年为9.35元/公斤。综上,若排除疫病影响,则今年全年生猪产能仍将持续兑现。
二、两广生猪调研总结 调研时间:2025年3月3-7日 调研路线:桂林—南宁—贵港—新兴—广州—深圳 调研目的:1.了解两广生猪养殖产能及疫病等情况;2.了解养殖企业生猪销售中二育占比幅度;二育群体存栏情况、出栏计划以及下一轮进场情绪;3.了解两广养殖企业仔猪销售及采购计划等 调研企业:部分规模养殖场、生猪贸易商、二次育肥养殖户等 调研总结: 1、养殖区域分布变化 官方数据-国家统计局调查队两广统计数据: Ø 广西畜牧业生产总体保持平稳,生猪存出栏保持增长。2024年末,全区生猪存栏2434.14万头,比上年增长7.3%,其中能繁母猪存栏226.82万头,增长2.5%。全年生猪出栏3651.35万头,增长3.8%,猪肉产量287.36万吨,增长4.1%。禽蛋较快增长。2024年末,家禽存栏3.53亿羽,比上年增长2.7%。禽蛋产量40.76万吨,增长22.2%。 Ø 广东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其中,生猪产能恢复效果明显,存出栏同比增长;家禽生产平 稳发展,存出栏稳中有降。主要畜禽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持续提升,肉蛋奶总产量保持增长。 2024年末,广东生猪存栏2247.46万头,同比增长9.7%,其中能繁母猪存栏204.89万头,同比增长4.7%。全年生猪出栏3817.71万头,同比增长0.6%。2024年末,广东家禽存栏38833.32万只,同比下降3.5%。全年家禽出栏132439.11万只,同比下降3.6%。 调研情况—两广生猪产能同比增加,广东产能部分向广西转移 2024年两广地区生猪产能总体呈现恢复增长态势;当前养殖集团产能维持稳定,部分企业仍在扩大代养规模,但心态较前两年明显趋于谨慎。 广东地区受环保政策等影响驱动部分养殖企业持续布局广西产能,预计2025年广西生猪供给仍将维持增长态势。 2、疫病情况 从调研样本反馈情况来看,今年南方暖冬,南方春节后气温明显低于春节前,春节前疫病表现相对平稳。春节后到2月底,部分地区有疫病影响,但持续时间不长,10-15天左右就基本恢复稳定,主要对育肥猪-中猪影响相对较大,仔猪腹泻影响相对有限。进入3月以来,疫病影响进一步减弱,淘汰猪价格维持高位。 继续关注‘回南天’对疫病影响程度。 3、二育情况 肥标价差持续高位,驱动春节前后二次育肥群体滚动进场、出栏。二次育肥群体仍维持谨慎态度,低价进场赚取肥标价差,高价追涨情绪不足。从调研样本反馈情况来看,预估二育群体当前已进场存栏占比在50-60%,维持滚动出栏,若猪价跌到14元/公斤仍有进场意愿 。 4、仔猪情况 两广地区养殖集团以公司+农户养殖模式为主,为匹配全年出栏计划,部分集团场仍需持续外购仔猪为养殖户投苗,优质养户也成为集团场争抢的优质资源。当前仔猪价格居高不下,部分集团企业仔猪采购节奏有所放缓,预计二季度以后仔猪价格仍有回落压力。 5、出栏体重 春节前养殖端供给部分左移导致春节后体重偏低,春节后肥标差驱动二育进场+集团场增重导致出栏体重明显上升。当前,在肥标价差驱动下出栏体重仍有一定向上空间,但集团场相对理性的前提下,向上幅度相对有限。 6、市场观点 二季度生猪市场供给仍相对充裕,现货价格关注二育出栏节奏和出栏体重的压力何时释放,现货猪价下方空间取决于2-3月供给累积程度,关注肥标价差持续收窄后的供给压力兑现幅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