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4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研究团队:黑色产业] 新湖黑色专题:货币与信用角度看螺纹周期性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达人勋

1

广播

6

听众

0

好友

Rank: 5Rank: 5

积分
2710

微博达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5-24 16:13:5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新湖期货 于 2022-5-24 16:18 编辑

降准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具有在一定程度上释放经济政策信号的意义,而政策风向对螺纹主要下游房地产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将对近年货币与信用政策走向进行梳理,并探究其与螺纹需求的关联性。
     一、2018-2021货币政策走向一览
央行每季度会发布一篇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中会详细阐述央行对当下及未来宏观经济的判断,以及下一季度操作的定调,对市场预计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来说非常重要。
通常来说,货币政策存在:宽松、适度宽松、稳健、适度从紧、从紧。不过自2011年“适度宽松”转向“稳健”后,这一表述未再变过,市场更多是从报告中增删相关语句来观察其方向转变,其中比较重要的关键词是“货币总闸门”和“大水漫灌”。根据这两个词的增删情况,可以大致看出货币政策走向:2018年受贸易战影响货币政策由紧转松,到2019年经济复苏后趋紧,直至2019年年底外需减弱新冠疫情渐起开始放松,且力度明显增加。2020年底疫情影响减弱开始收紧银根,到2021年三季度,经济下行压力增加重新宽松。货币松紧程度可以通过DR007来观察,即存款类机构间利率债质押的7天回购利率。从图中可以看出资金情况与上文所述基本一致,说明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后续资金面情况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二、“宽货币”到“宽信用”
那么,资金面的宽松是否就意味着房地产等顺周期板块会受到利好刺激呢?其实并不然。以今年7月份降准为例,尽管释放了一万亿资金,但房地产市场并未因此受到提振。对比2020年一季度的三次降准的显著效果,7月未能成功传导的主要原因在于“宽货币”未转化为“宽信用”。不同于“宽货币”只需要央行的操作,“宽信用”需要央行、银行及企业三方配合。首先银行需要有放贷的意愿,7月一部分降准资金就用于归还MLF以及弥补流动性缺口,未进行信贷扩张;其次政府对房地产“三条红线”等“紧信用”的设置使得资金无法流入;最后企业需要有扩张动力,像欧美在金融危机时投放天量流动性,但因企业丧失信贷需求,也无法起到刺激经济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M2和社融同比增速来观察信贷扩张情况.同时因为房地产是信用扩张的重要载体,其景气程度与信贷指标走势趋同。
  
     三、信用周期与螺纹需求
前文提到信用扩张通常需要以房地产作为重要载体,因此可以推测房地产领先指标土地购置面积与信用周期走势应该相关性较强。从下图可以看出,每轮信用扩张周期约3年,趋势较明显,当前处于最近一轮信用周期的底部。由于信用扩张传导至下游需要一定时间,将土地购置面积向前推9个月可以看出两者走势趋同程度较高,验证了上文所述猜想。不过在2011年以后,土地购置面积扩张力度整体减弱,主要是每当房地产出现过热苗头都会受到宏观政策调控影响所致。接下来推导到螺纹,由于螺纹表观需求历史数据跨度较短,且波动频率较高,与信用周期短期内关系不是特别显著,因此我们将土地购置面积与表需两者同比增速作对比。图中可以看出,在房企当前模式下两者时间差约三个月,从而推导出信用扩张周期领先螺纹需求约12个月。
      四、螺纹需求预测
2021年CPI同比数据一直处于低位,通胀风险较低,意味着政策操作空间较大。当前经济触底时间与信用扩张周期底部相吻合,因此新一轮“宽信用”大概率将开启。从三季度货币政策同时删除“大水漫灌”和“管好货币总闸门”可以看出政策风向从“防风险”到“稳增长”重心转变。从实际行动来看,下半年连续两次降准表明“宽货币”正在进行中,据DR007当前利率已经处于同期的低位,资金面较宽裕,不过向“宽信用”转化的时间仍有待确认。一直以来,政策意图都是希望将实体经济、绿色工具等作为新的信用载体,但是效果不佳,所以只有将目光重新转回房地产和基建。房地产方面,三季度货币政策文件中专门新增了“配合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表述,体现了“适当松绑”以防范风险的必要性。近期央行指导银行适度放松了对房地产个人抵押贷款和开发贷的限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房地产信贷政策的宽松已经扩展到改善性住房按揭需求以及房地产开发贷和并购贷。以今年10月为信用周期底部推算,土地购置面积增速将在明年六、七月份见底回升,螺纹需求当前仍处于下降通道,新一轮周期性需求开始复苏将在明年九、十月份左右。

撰写人:新湖黑色组  
审核人 :李明玉  
电话:021-22155603  
免责声明
本报告由新湖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湖期货,投资咨询业务许可证号32090000)提供,无意针对或打算违反任何地区、国家、城市或其他法律管辖区域内的法律法规。除非另有说明,所有本报告的版权属于新湖期货。未经新湖期货事先书面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布。如引用、刊发,须注明出处为新湖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和/或调研资料,所载的全部内容及观点公正,但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本报告而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本报告所载内容反映的是新湖期货在最初发表本报告日期当日的判断,新湖期货可发出其他与本报告所载内容不一致或有不同结论的报告,但新湖期货没有义务和责任去及时更新本报告涉及的内容并通知更新情况。新湖期货不对因投资者使用本报告而导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新湖期货不需要采取任何行动以确保本报告涉及的内容适合于投资者,新湖期货建议投资者独自进行投资判断。本报告并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税务建议或担保任何内容适合投资者,本报告不构成给予投资者投资咨询建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微信微信易信易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分享到新浪微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每日签到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期货帮    

GMT+8, 2024-6-13 06:24 , Processed in 0.592800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期货帮!

© 2001-2015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期货日报新媒体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3号 豫ICP备13022189号-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