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之后,郑州纯碱期货价格高位回落,主力2201合约自3600元/吨上方跌至目前2500元/吨附近,跌幅超过30%。一方面,动力煤高位回调使得纯碱成本支撑减弱;另一方面,玻璃的持续偏弱传导至纯碱,持续累库的背景使得期价表现偏弱。 限电结束,纯碱装置开工率回升 从供应端来看,10月份受到限电、能耗双控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厂家装置负荷有所下降。但随着限电的结束,11月以来纯碱企业开工率明显回升。据隆众资讯统计,截止11月11日当周,国内纯碱整体开工率79.13%,周环比上调3.27%,开工率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从装置运行情况看,湖北双环计划11月12日煤气化检修,预计12天,开工负荷下降;金大地计划15号检修,安徽区域个别企业也将调整负荷,短期纯碱整体开工有下降趋势。不过从利润角度来看,隆众数据显示,截止11月11日,国内联产厂家利润在2400元/吨附近,氨碱厂家利润在1700元/吨附近。动力煤价格环比大幅下调而氯化铵价格有所上调,带动纯碱生产利润大幅攀升至近年新高。高利润带动下,产量或难有明显缩减。中长期来看,年底130万吨连云港产能计划退出,2021—2023年期间国内纯碱产能增量有限,整体产能存在缩减预期。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gif 来源:隆众资讯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4.gif 来源:隆众资讯 纯碱厂家库存累积 从库存来看,隆众数据显示,截止11月11日当周,国内纯碱厂家总库存58.81万吨,周环比增加18.01万吨,虽然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但高于2019年同期水平。近期累库幅度较大,10月份至今纯碱厂库共累库32.23万吨,主要是因为供应端拉闸限电开始逐步得到缓解之后,碱厂开工率开始逐步恢复,供应端开始增加。以及疫情影响导致发货不畅,青海地区铁路运输不畅,从而导致西北地区厂家库存出现增加。另外,下游对高价货源普遍存在抵触情绪,企业按需采购的情形比较普遍。当前国内浮法玻璃利润的减缩,也降低了玻璃厂商对原材料采购的热情。不过,交割库存不断下降,仓单数量从8月份一万余张下降到目前不到2000张,另外社会库存表现下降趋势,显示下游玻璃对纯碱仍有一定的需求。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6.gif 来源:隆众资讯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8.gif 浮法玻璃对重碱需求存减弱的预期 从重碱下游浮法玻璃行业看,今年以来浮法玻璃的产能利用率和开工率维持高位,产量处于近几年的高峰。隆众数据显示,截至11月10日,国内玻璃生产线在剔除僵尸产线后共计296条(5867.55万吨/年),其中在产263条,冷修停产33条,浮法产业企业开工率为88.85%,产能利用率为89.49%。玻璃行业在产日熔量自8月份以来维持在17.5万吨的水平,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然而,今年房地产调控加严,“三道红线”政策影响之下房地产贷款收紧,部分房地产企业面临非常大的债务压力,房地产下行趋势愈发明显,竣工节奏也受到影响。另外,房地产税试点工作稳步展开,房地产成交弱势格局基本确立。由于目前地产端回款难,导致门窗厂、玻璃深加工厂整体资金流承压,对于高价玻璃没有大量消化的能力,尤其大单下滑明显,需求无法释放,进而使得玻璃一直在累库。据隆众资讯,截止11月11日当周,全国玻璃样本企业总库存4705.72万重箱,环比上涨4.38%,同比上涨78.90%(同样本口径下,样本企业库存环比上涨4.09%,同比上涨63.01%),库存天数23.20天。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0.gif 来源:隆众资讯 库存不断攀升带动玻璃价格不断走弱,厂家利润空间大幅萎缩。据隆众资讯监测,截至11月11日,以煤制气为例,浮法玻璃价格为 2115 元/吨,利润466 元/吨;以天然气为例,浮法玻璃价格 2320 元/吨,利润 444 元/吨;以石油焦为例,浮法玻璃价格2012 元/吨,利润 450 元/吨。玻璃的现货利润已经从高位的1500元/吨滑落到目前的不到500元/吨,甚至有些生产线的已经接近成本线。目前有15%以上的在产生产线已经服役超过10年,如果利润进一步下滑,叠加冬奥会的影响,不排除有集中冷修的可能性。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2.gif 来源:隆众资讯 光伏玻璃产线投产提振重碱需求 光伏发电属于环保可再生资源,在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中长期新能源对于石化能源的替代已是大势所趋。今年8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中明确,对光伏玻璃产能置换实行差别化政策,新上光伏玻璃项目不再要求产能置换。据了解,在不考虑停产冷修产能复产的情况下,按现有的国内光伏玻璃企业投产计划,2021年底我国光伏玻璃在产产能将达到57210吨/天,2022年底预计达到83310吨/天,2021-2022年光伏玻璃产能将迎来大扩张。四季度是光伏新增装机高峰期,仍有部分光伏玻璃产线计划投产,后期光伏玻璃对重碱用量将持续增加。 整体来看,随着限电的结束,纯碱企业开工率明显回升,同时高利润也使得产量难有明显下降。但由于终端地产需求不好,浮法玻璃利润减缩,也降低了玻璃厂商对原材料采购的热情,下游对高价货源普遍存在抵触情绪,使得库存开始累积。考虑到多条玻璃产线进入冷修期,叠加冬奥会的影响,不排除有集中冷修的可能性,对纯碱需求将形成压制。不过从交割库存和社会库存来看,下游玻璃对纯碱仍有一定的需求。且目前也迎来光伏新增装机高峰期,光伏玻璃投产将逐步兑现,重碱需求存增加预期。预计后市纯碱期价整体或呈低位区间波动态势。 瑞达期货林静宜 资格证号: Z0013465 2021-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