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冲击之下,供需缺口、天量货币及供应链阻滞造成全球的通胀格局,全球宏观进入“复苏+去杠杆”的异步结构。市场经历了交易通胀预期、交易通胀、交易滞胀预期,如今站在了交易复苏预期与交易衰退预期双选的混沌路口。通胀驱动着宏观前行,美国1月CPI涨7.5%,40年来最大增幅,美国先财政补贴实际购买力,阻断国内通胀可能引发的需供螺旋下跌,向全球输出通胀,全球共治通胀局面下,非美资产贬值,次中选优支撑美元资产;后以雷霆万钧加息预期治理通胀,引发“利率冲击”,权益杀估值,利差接力支撑美元。中国以“保价稳供”阻断通胀,1月CPI涨0.9%,中美“价差”支撑人民币,形成人民币美元双雄的格局。 美国充分就业疏导供应链阻滞、加息遏制货币,通胀治理一旦成效,中美“价差”下行,人民币或进入贬值区间,届时汇率冲击、利率冲击及利率倒挂冲击之下,全球权益和大宗将处于硬核的去杠杆去金融化进程。目前处于利率冲击向汇率冲击过渡的间隙,一季度政策安抚的情况下,权益市场小反弹,中观不乐观,做好股指期货对冲。从地缘主导回归到经济主导,能化可能随原油呈现缓涨急跌局面;有色在“低库存”和“旺季”下得到支撑;稳经济政策下,黑色产业链还有一定的需求拉动;农产品的供给受地缘创伤,价格会维持高位;贵金属的地缘影响已经钝化,逐渐受经济复苏预期影响,震荡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