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铜,你要去哪里? ——1、 “洋垃圾”与废铜 6月上海的黄梅天,脸色说变就变。 废铜“洋垃圾”,一直被作为污染来源而饱受诟病。“洋垃圾”是一个笼统的表述,涵盖了从使用过的塑料、纸张到纺织品的所有东西。为了彻底解决“洋垃圾”污染问题,早在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制订《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奠定了未来三年间(2017-2020年)的废铜政策主要发展路线。目标是2019年年底前,逐步停止进口国内资源可以替代的固体废物”。 2018年12月,中国生态环境部宣布从2019年7月1日起 “六类”废铜将列入限制进口清单。这是中国在实施全面禁止之前又一次收紧进口规定。中国力图在2020年年底前,限制进口所有品位在95%以下的金属废料。 废铜进口禁令出台后,我国废铜进口总量下降。自2008年进口557.7万吨废铜,下降至2019年的149.6万吨,降幅高达73.17%。 file:///C:/Users/Temp/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png 废铜,你要去哪里? ——2、国内废铜供应真减少了么? 通过含铜品味折算后,我国废铜进口品位从2008年的33.32%提升到2019年的79.72%,由于进口品位的提升,使得我国进口废铜总量降幅并不大。我国废铜进口金属量从2008年的185.9万吨,下降至2019年的119.3万吨,降幅35.6%。而2017-2019年我国废铜进口金属量分别为129.8万吨、125.5万吨和119.3万吨,降幅很小。再看看我国的再生精炼铜产量,2017-2019年同比基本持平。说明一方面进口废铜品位提升实际进口降幅并不大,另一方面我国自产废铜量增加较为明显,二者相加基本抵消了废铜进口减少的影响。 file:///C:/Users/Temp/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4.png 废铜,你要去哪里? ——3、废铜真的是“废”物么? 实际上,废铜可以被视为“世界上最大的铜矿”。一般而言,新铜矿需要5到10年才能投产,且产能受矿山规模限制,全球大型铜矿是稀缺资源。而废铜供应是从各地分散收集后集中,供应稳定,受突发事件影响小。据国际铜研究小组统计,2019年全球再生精炼铜总产量408.1万吨,占全球精炼铜总产量的17%,是全球最大铜矿Escondida矿的4倍。因此,废铜不是废物,而是资源。 file:///C:/Users/Temp/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6.jpg 从废铜到再生铜的转变 我国的废铜进口政策正是充分认识到资源这一特性,而重新制订。为了保证高品位的再生铜能继续进口至国内,2020年1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宣布从2020年7月1日开始,再生铜资源政策将正式实施,届时符合标准规定的一部分高品废铜将可以作为一般商品实现自由进口。未来进口将以“再生铜”进口为主,“废铜”批文只是作为进口量的补充,以便实现政策的过渡。至2020年底,“废铜”将实施全面禁止进口政策,“废铜”批文将不再发放,届时只有“再生铜”自由进口。 废铜,你要去哪里? ——4、“再生铜”进口政策实施后,进口会增加还是减少? 根据最新的“再生铜”标准,铜平均含量超过95%。目前的废六类进口品位也逐步提高,多数品位超过90%。预计,新标准实施后,短期短期进口量会因品位达不到标准有所减少,影响废铜进口量10%(10万吨)左右。但从长期看,再生铜将作为一般商品进口,不需要批文。海外拆解企业将提高废铜品位以满足进口要求,未来再生铜进口量也不会减少,而是更加环保,更加市场化。 另外从关税政策看,目前的废六类进口税率是零关税,精铜进口也是零关税。预计再生铜进口关税也会是零关税,才能保证政策的稳定和延续。 总体而言,废铜是资源,但也会污染环境。通过提升废铜品位到再生铜后,既能保证资源供给,又防止环境污染,有利于实现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