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有所缓解叠加库存连续上行,油价短期承压 作者:黄秀仕(华联期货) 主要观点: 巴以冲突有所缓解,原油库存连续上行,短期利空原油价格。需求端中国高增美国回落,供应端OPEC+延续减产,美国页岩油增产至高位,基本面趋于复杂,油价面临不确定性,短期油价承压,后市或高位震荡。 库存:美国进入淡季消费回落,库存连续四周上行 美国原油库存连续四周累库,利空原油价格。11月10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跳增,而汽油库存意外减少,因在季节性需求强劲之际炼厂提高加工量。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360万桶,至4.394亿桶,而市场预期为增加180万桶。美国汽油库存意外减少150万桶,至2.157亿桶,市场预估为增加60万桶。当周,包括柴油和取暖油在内的馏分油库存下滑140万桶,至1.066亿桶,预期为下滑120万桶。在NYMEX原油期货交割地--俄克拉荷马州库欣仓库的原油库存上周增加190万桶。美国原油净进口量下滑385,000桶/日。 。 供应:美国页岩油产量猛增,OPEC+连续三月增产,全球供应回升 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原油产量维持在1,320万桶/日的历史新高,今年以来产量水平从最初的1200万桶/日上升至1320万桶/日,8月份至今产量大涨超100万桶/日。同时,OPEC原油产量连续三个月增长,最新数据10月份OPEC原油产量较9月增加80,000桶日。供应端有两个变量,一个是OPEC+的减产,一个是美国页岩油增产。美国原油产量从一季度不到1200万桶/日悄然上升至目前的1320万桶/日,该产量水平为2020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同时未来产量的先行指标美国石油钻机数也有见底迹象。美国产量在去年下半年以来一直维持在1200万桶/天左右的水平,增长缓慢,主要因为产油企业减少投资支出转而注重股东分红和偿还债务,然而随着油价二季度以来的持续攀升,炼油企业似乎有增产意愿,美国的页岩油增产使得四季度油价有所承压。OPEC+的一系列减产计划将延续至年底,符合预期,沙特和俄罗斯采取行动保持供应紧张,沙特宣布将减产100万桶/日延长至12月份,俄罗斯也透露将减产30万桶/日延长至12月份,此前俄罗斯8月份追加减产50万桶/日,沙特7、8、9月份额外减产100万桶/日,包括此前OPEC+宣布从5月到2023年底自愿减产166万桶/日,叠加去年同意的200万桶/日自愿减产,至此OPEC+的减产总量达到516万桶/日,相当于全球需求的5.2%左右,OPEC+的减产依然是支撑油价的重要因素。然而俄罗斯的石油供应依然存在未知数,同时OPEC的实际原油产量已经连续三个月回升了,这给供应端带来不确定性。 需求:美国需求回落,中国需求延续增长,总体需求表现平稳 11月10日当周美国炼厂原油加工量增加164,000桶/日,炼厂产能利用率上升0.9个百分点至86.1%,因为此前迟迟未能从秋季检修中恢复过来的炼厂开始缓慢增产。成品油需求下降164.2万桶/日,处于五年均值水平。中国10月份原油加工量环比回落,同比高增。10月份加工原油6393万吨,同比增长9.1%,增速比9月份放缓2.9个百分点。10月份日均加工原油206.2万吨,环比低于9月份的212.1万吨,也低于8月份的208.7万吨,处于今年第三高水平,同比远高于去年同期的189.1万吨。1—10月份,加工原油61876万吨,同比增长11.2%。需求端有两个变量,一个是中国出行需求持续火热驱动国内原油需求增长,一个是美国在驾驶旺季过后,成品油需求回落导致原油需求下降。中国出行依然火热,旅游人次和收入以及人均旅游收入均超越2019年同期水平,导致国内汽油需求保持高增,支撑国内原油需求。然而美国的汽油需求却高位回落,下降至五年同期低位,因为驾驶旺季结束以及高油价压制了出行需求。全球最大的两个原油消费国在原油需求上表现截然相反,一增一减的需求态势,使得全球原油需求情况充满未知数,需求端的不确定可能导致油价高位震荡,短期难出趋势方向。 。 策略:高位震荡,SC2401参考操作区间530至6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