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期价今年长期处于跌势格局,在经过10月份的一轮短暂反弹后11月份重启跌势,尤其是在11月的最后几个交易日跌幅加大,期价创年内新低,并向现货价格回归,以期现价差回归为目标的做空交易暂告一段落,期价似乎也有止跌企稳的迹象。但我们认为花生供大于求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期价仍将长期维持弱势格局。 一、全球花生产量持续增加 USDA预计2021/22年度全球花生产量为5058万吨,较上年度增加2%,过去连续三个年度增产。主要生产国中除塞内加尔有小幅减产外,其余国家均出现不同程度增产。我国作为花生最大主产国预计2021/22年度花生产量1820万吨,较上年度增加1.2%,已经连续7年增产。 二、本年度我国花生消费下降 USDA预计2021/22年度全球花生消费量为5075万吨,较上年度增长2.4%,其他主要国家消费量均保持增长,但其中最大的消费国我国却是5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USDA预计2021/22年度中国花生消费量为1880万吨,较上年度减少11万吨,降幅为0.6%。 我国花生消费细分来看,预计压榨消费为1015万吨,较上年度增加5万吨,增幅仅为0.5%,较往年增速下滑;预计食用消费为755万吨,较上年度增加1万吨,增幅仅为0.1%,同样较往年增速下滑;预计饲料消费为110万吨,较上年度减少16万吨,降幅为13%。 三、我国花生进口量高速增长 最近几年随着非洲进口花生税收减免,以及非洲花生米因为其高含油和低水分的特征,很适宜做油用花生,我国从非洲进口花生大幅增加。2019/20年度我国花生进口量突然从前一年度的46.6万吨爆增至135.3万吨,增幅达190%。花生进口量暴增原因一方面因为非洲花生质好价低,进口利润较高;另一方面因为油厂对于花生油消费错误判断进口量大增(油厂预计在疫情期间花生油消费将增加,实际上由于我国疫情控制较好,花生油消费不增反降)。预计2021/22年度我国花生进口量下降至110万吨,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对国内市场冲击较大。 四、油厂收购积极性低,后期销售压力大 今年新米上市后农户惜售挺价的情绪比较普遍,低价不认卖,导致新米价格偏高。报价较为坚挺也抑制了采购需求,多以质论价,产区交易较为平淡。油料花生进厂价在新米上市后略有上调,从10月初的7700元/吨上调至11月初的8200元/吨。但面临价格上涨压力,且市场供应偏宽松,油厂收购积极性不高。而随着新米逐步上市,以目前的收购进入来看,后市销售压力较大。 五、花生油消费疲软 花生油作为油料花生的主要产成品,其对花生价格影响较大。去年由于疫情爆发,餐饮业受到打击,居家烹饪的需求极大提振了花生油的消费。而随着我国对于疫情的防控经验积累,国内经济活动整体平稳运行。疫情对于花生油消费的提振作用逐渐消散,花生油需求偏弱,整体呈现下滑趋势。预计2021/22年度我国花生油消费量为353万吨,较上年度减少3万吨,为过去5年来首次下降。 2021/22年度,花生市场不管是全球市场还是国内市场总体都是呈现供大于求的格局。尤其是国内市场,产量连续7年增长,而消费却5年来首降,大量质好价低的非洲花生进口冲击,花生油需求疲软令油厂收购积极性不高(疫情的好转对花生油消费利空),这对国内花生价格形成中长期的利空。不过从季节性角度来看,明年春节前后至4、5月份随着陈花生库存的逐渐消耗应该会有一波反弹,但之后随着新季花生的上市将重归弱势。
2021.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