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杨蕊霞 于 2014-9-9 11:12 编辑
2014-6-27国投期货厄尔尼诺深度剖析及主题投资策略把 核心观点: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一股东太平洋暖流(称为厄尔尼诺暖流)取代正常年份的秘鲁寒流,造成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增暖的现象。 NOAA最新预测显示,夏季出现厄尔尼诺概率70%,秋冬季发生概率80%;澳大利亚气象局对厄尔尼诺现象持预警状态。 厄尔尼诺对气候的影响,以环赤道太平洋地区最为显著。厄尔尼诺可能带来周期性极端恶劣气候频发,对农产品供给产生巨大影响。研究表明,厄尔尼诺发生会增加大豆主产国降雨量,对大豆生产有正面影响,促进大豆丰收;但会导致东南亚棕榈油主产区降雨明显减少,影响后期单产及产量,导致棕榈油价格上涨。 一旦厄尔尼诺发生,建议采用建议单边做多远期棕榈油期货合约;或买入棕榈油远期/抛空豆粕远期,进行对冲操作。但气象条件上厄尔尼诺还没有达到实现条件,现阶段做多棕榈油须谨慎,须持续监测厄尔尼诺气象指标发展。 一、厄尔尼诺形成机制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一股东太平洋暖流(称为厄尔尼诺暖流)取代正常年份的秘鲁寒流,造成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增暖的现象。 在南美洲西海岸、南太平洋东部,自南向北流动着一股著名的秘鲁寒流。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正是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海域温度普遍偏高,向东流动的赤道暖流得到加强。恰逢此时,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到南半球自偏向力的作用,向左偏转成西北季风。西北季风不但削弱了秘鲁西海岸的离岸风—东南信风,使秘鲁寒流冷水上泛减弱甚至消失,而且吹拂着水温较高的赤道暖流南下,使秘鲁寒流的水温反常升高。这股悄然而至、不固定的洋流被称为“厄尔尼诺暖流”。
“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圣婴”的意思,厄尔尼诺现象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水大范围持续偏暖,与拉尼娜恰好是相反的。
二、历史上厄尔尼诺现象及其恶劣影响 厄尔尼诺是一种周期性的自然现象,大约2-7年出现一次。历史上,厄尔尼诺规模比较显著的年份有:1790-93、1828、1876-78、1891、1925-26、1982-83、1997-98,规模较小的年份有:1986-1987、1991-1994、1997-1998、2002-2007、2009-2010。1982年4月至1983年7月的ENSO现象,是几个世纪来最严重的一次,太平洋东部至中部水面温度比正常高出约4至5℃,造成全世界1300~1500人丧生,经济损失近百亿美元。1997年至1998年的ENSO现象,太平洋东部至中部水面温度比正常高出约3至4℃,美洲地区有持续暴雨,东南亚地区则持续干旱并发生大规模的森林大火。 国际上通常用SST指数与SOI指数来判断厄尔尼诺发生的概率及强度: SST指数(热带太平洋海表面温度):水温距3个月滑动平均值连续5个月大于0.5摄氏度通常意味着厄尔尼诺的开始。 SOI指数(南方涛动指数):当SOI连续低于-8时通常暗示厄尔尼诺开始;反之,若SOI出现持续性的正值,该年有反厄尔尼诺现象即拉尼娜现象。
三、今年的厄尔尼诺概率多大? 今年以来,国际上多家权威机构纷纷警示厄尔尼诺的爆发,包括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以及澳大利亚气象局都给出了厄尔尼诺爆发的官方预测,澳大利亚甚至警告,其检测的七个气象模型中有六个指向了厄尔尼诺的爆发。 1、NOAA:北半球夏季厄尔尼诺概率70%,秋冬季形成概率80% 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6月23日最新预测,北半球夏季发生厄尔尼诺的概率是70%,在秋冬季形成的概率是80%。根据NOAA的监测,自2014年3月起,太平洋中东部海表温度超过正常水平;NINO3.4区域近期指数不断攀升,超过3个月滑动平均0.5度。
根据NOAA将太平洋海温依其对于显著年度变异所区分为四个指标海域,分为Nino1+2(西经90度-西经80度、赤道-南纬10度)、Nino3(西经150度-西经90度、北纬5度-南纬5度)、Nino4(西经150度-东经160度、北纬5度-南纬5度)与Nino3.4(西经170度-西经120度、北纬5度-南纬5度),据此选定Nino3.4为界定 圣婴期/反 圣婴期之指标。
2 、澳大利亚气象局:2014年厄尔尼诺出现概率70% 根据澳大利亚气象局6月17日最新报告,依然对厄尔尼诺发生保持警戒状态,对2014年发生厄尔尼诺的概率预测为70%。
3、世界气象组织:厄尔尼诺年底降临概率大 世界气象组织在6月26日发布最新厄尔尼诺情况简报说,今年6月至8月厄尔尼诺现象完全形成的概率为60%,10月至12月完全形成的概率高达75%至80%。世界气象组织指出,太平洋赤道海域水温日前已达到弱厄尔尼诺的临界值,但海平面气压、云层以及信风等大气条件仍处于中性状态。这表明,厄尔尼诺现象还没有完全形成。根据气象模型推算和专家意见,此次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延续至2015年的前几个月,其强度峰值将出现在今年第四季度。目前对此次厄尔尼诺强度的判断仍存不确定性,但出现中等强度厄尔尼诺的可能性更大。 4、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气候与社会研究所(IRI)
四、厄尔尼诺对农产品影响 根据目前NOAA预警,厄尔尼诺可能在今年3季度出现。从天气影响来看,厄尔尼诺发生会提升大豆主产国降雨量,对大豆生产有正面影响,但会导致棕榈油单产显著下降。 大豆:厄尔尼诺会提升主产国大豆产量 按目前美国发布的预警,厄尔尼诺可能出现在3季度初,此时美国大豆正值开花期,若厄尔尼诺较为温和,降雨增多利于大豆生长。但仍需继续关注后续天气,若厄尔尼诺引发严重自然灾害,如洪水,美豆生长则受到影响。
巴西和阿根廷方面,由于巴西大豆主产区在巴西南部,阿根廷大豆位于阿根廷北部。厄尔尼诺发生年(厄尔尼诺一般跨年发生,这里指次年),1-3月巴西南部、阿根廷北部降雨量比往年增加,此时正值南美大豆开花期和灌浆期,降雨增加有利提高大豆产量。 棕榈油:厄尔尼诺导致主产区降雨减少,单产及产量下降 棕榈油是一种热带木本植物油,是目前世界上生产量、消费量和国际贸易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种,与豆油、菜籽油并称为世界三大植物油。印尼和马来西亚几乎垄断了全球所有棕榈油生产,印尼产出占54%,马来西亚产出占比33% 。厄尔尼诺气候会导致东南亚地区气候干旱,降雨量减少。 对比2000年以来NOAA发布的ONI指数与彭博发布的东南亚地区月均降雨量指数可以看到,厄尔尼诺指数是降雨量下降的先行指标。在2002Q4/2004Q4/2006Q4/2009Q4四个ONI指数达到峰值的季度,降雨量同比降低20% /15.7% /31.5%/28.5%。
从历史上出现厄尔尼诺的年份来看,通过对历史数据分析,干旱对棕榈油产量影响存在滞后性,棕榈油单产通常在厄尔尼诺开始发生年份的第二年显著减少,但马盘毛棕榈油价格通常在厄尔尼诺峰值期间出现大幅上涨。因此,若今年三季度出现厄尔尼诺,虽然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增长出现问题预期发生在2015年,但预计棕榈油价格会在今年上涨。
五、投资策略与风险揭示 针对厄尔尼诺可能带来的农产品供应问题,未来可能有如下的主题投资策略: (1)厄尔尼诺如果发生在夏季,则美国降雨充沛,实现丰产概率较大,天气炒作可能降低,今年美国大豆产量丰收概率加大;厄尔尼诺如果持续至秋冬季或明年春,南美两国大豆产量也将从中受益。 (2)厄尔尼诺的发生,会导致东南亚棕榈油主产区降雨减少,干旱的天气将使得未来数月后棕榈油产量明显降低,引发棕榈油价格上涨。 (3)一旦厄尔尼诺真的来临,建议单边做多远期棕榈油期货合约;或买入棕榈油远期/抛空豆粕远期,进行对冲操作。
须提醒投资者注意的是,尽管目前厄尔尼诺酝酿已久,市场炒作热情呼之欲出,但气象条件上厄尔尼诺还没有达到实现条件,目前做多棕榈油须谨慎,须持续监测厄尔尼诺气象指标发展。
|